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汽车被动安全简介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汽车被动安全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汽车正面碰撞法规与评价标准 | 第14-19页 |
·汽车正面碰撞与人体伤害评价 | 第14-17页 |
·各国正面碰撞试验法规的介绍 | 第17-19页 |
·更高的汽车碰撞性能要求 | 第19-21页 |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 第19-20页 |
·丰田公司的GOA | 第20-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约束系统仿真理论基础与MADYMO 简介 | 第22-31页 |
·多刚体动力学 | 第22-25页 |
·单个刚体动力学 | 第22-23页 |
·多个刚体动力学 | 第23-24页 |
·运动方程 | 第24-25页 |
·气囊展开的仿真理论 | 第25-26页 |
·MADYMO 软件简介 | 第26-30页 |
·多刚体系统铰链的定义 | 第27-29页 |
·多刚体系统铰链刚度的定义 | 第29页 |
·多刚体模型的接触定义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乘员约束系统正面碰撞模型的建立及试验验证 | 第31-41页 |
·正面碰撞驾驶员侧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1-37页 |
·车体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假人模型的选择 | 第31-32页 |
·安全带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气囊模型的建立 | 第33-36页 |
·接触定义 | 第36页 |
·加载加速度曲线 | 第36-37页 |
·模型验证 | 第37-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近似模型技术的约束系统参数优化 | 第41-59页 |
·设计目标 | 第41-42页 |
·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42-46页 |
·试验设计 | 第46-49页 |
·响应面方法 | 第49-55页 |
·多岛遗传算法(MIGA) | 第55-56页 |
·约束系统的参数优化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基于近似模型技术的约束系统 6σ 稳健性优化 | 第59-67页 |
·稳健性设计 | 第59-60页 |
·蒙特卡罗模拟技术 | 第60-61页 |
·6σ稳健性优化设计 | 第61-63页 |
·约束系统的稳健性优化设计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