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9页
导论第19-28页
 一、研究缘起与视角第19-21页
  (一) 问题的缘起第19-20页
  (二) 研究的视角第20-21页
 二、研究文献综述第21-24页
  (一) 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文献综述第21-22页
  (二) 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文献综述第22-23页
  (三) 授权立法研究文献综述第23页
  (四) 改革与法治间关系研究文献综述第23-24页
 三、研究任务、思路与框架第24-26页
  (一) 研究任务第24-25页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5-26页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26-28页
  (一) 研究意义第26-27页
  (二) 研究方法第27-28页
第一章 改革语境下的先行先试权性质第28-49页
 第一节 先行先试权的试错性质第28-33页
  一、“先行先试”的由来第28-30页
  二、渐进式改革的试错概括第30-33页
 第二节 先行先试权的地方自主性质第33-49页
  一、先行先试权与权力下放第33-34页
  二、权力下放的历程及其检讨第34-43页
   (一) 财政分权和央地关系第35-39页
   (二) 事权下放和央地关系第39-43页
  三、先行先试权与地方自主权第43-49页
   (一) 讨论地方自主权的意义所在第43-44页
   (二) 地方自主权及其现实存在第44-46页
   (三) 地方自主权的作用与价值第46-49页
第二章 基于外部观察的先行先试权类型第49-64页
 第一节 先行规定权和变通规定权第49-56页
  一、先行先试权的类型化第49-50页
  二、先行规定权第50-52页
  三、变通规定权第52-56页
 第二节 立法权和执行权第56-64页
  一、作为立法权的先行先试权第56-60页
   (一) 依授权而作的规范性文件的地位与效力第56-59页
   (二) 依授权而作的决议、决定的地位与效力第59-60页
  二、作为执行权的先行先试权第60-64页
   (一) 积极执行中的先行先试权第61-62页
   (二) 消极执行中的先行先试权第62-64页
第三章 法治国所要求的先行先试权边界第64-85页
 第一节 基于法律优先原则的边界第64-67页
  一、确立先行先试权边界的意义第64-65页
  二、法律优先原则所确立的边界第65-67页
   (一) 法律优先原则的适用第65-66页
   (二) 法律优先原则下先行先试权的边界第66-67页
 第二节 基于法律保留原则的边界第67-79页
  一、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第67-70页
   (一) 为什么适用法律保留原则第67-68页
   (二) 能否适用法律保留原则第68-69页
   (三) 如何适用法律保留原则第69-70页
  二、法律保留原则下先行先试权的边界第70-77页
   (一) 国务院授权先行先试时的边界第70-73页
   (二) 省一级人大授权先行先试时的边界第73-75页
   (三) 全国人大授权先行先试时的边界第75-77页
  三、无须法律保留的领域第77-79页
 第三节 基于比例原则的边界第79-85页
  一、比例原则的适用第79-81页
  二、比例原则确立的边界第81-85页
   (一) 妥当性原则的约束第81-82页
   (二) 必要性原则的约束第82页
   (三) 狭义比例原则的约束第82-85页
第四章 作出先行先试授权的合法性第85-106页
 第一节 先行先试授权方式的合法性第85-89页
  一、国务院的授权第85-86页
  二、不同的授权方式第86-88页
   (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批准方式第86-87页
   (二) 国务院文件确认的形式第87页
   (三) 国家发改委通知的批准方式第87-88页
   (四) 国家发改委文件确认的形式第88页
  三、对授权方式的总结与检讨第88-89页
 第二节 先行先试授权合法性的实例分析第89-100页
  一、上海浦东新区改革的授权第90-96页
   (一) 从改革实践反观授权第90-91页
   (二) 浦东的“二级市”构想第91-96页
  二、天津滨海新区改革的授权第96-100页
   (一) 相对明确的授权第96页
   (二) 滨海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第96-100页
 第三节 授权主体资格的合法性第100-106页
  一、国务院是否有先行先试授权的资格第100-102页
  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更合适的授权主体第102-106页
第五章 保障名义下的先行先试授权第106-130页
 第一节 地方人大授权方式的合法性第106-109页
  一、授权决定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第106-107页
  二、“决定”方式的合法性第107-109页
 第二节 地方人大授权内容的合法性第109-114页
  一、授权决定的核心条款第109-110页
  二、“先行规定”还是“变通执行”第110-113页
   (一) 授权决定包括先行规定权和变通规定权第110-111页
   (二) 授权的合法性争议第111-113页
  三、浦东新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否需要授权第113-114页
 第三节 地方人大作为授权主体的合法性第114-120页
  一、授权主体与被授权主体的适格性第114-116页
  二、上海市人大能否独立授权第116-120页
 第四节 地方人大授权内容的瑕疵及其建议第120-130页
  一、明确授权条款中的用词第120-121页
  二、授权方式的选择第121-126页
   (一) 单项授权或概括性授权第121-123页
   (二) 先行先试授权宜采用概括性方式第123-124页
   (三) 如何弥补概括性授权的不足第124-126页
  三、对授权的有效监督第126-130页
余论 改革与法治第130-141页
 一、改革与法治的冲突第130-134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30-131页
  (二) 冲突的原因分析第131-133页
  (三) 解决冲突的重要性第133-134页
 二、如何协调“先行先试”与法治第134-141页
  (一) 改革试错与法律的发现第134-137页
  (二) 从宪法变迁角度认识“先行先试”第137-138页
  (三) 授权手段的运用第138-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投资治理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础设施项目多元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