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报业的产权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20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第8-11页
  一、选题来源第8-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之回顾与分析第11-13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之回顾与分析第13-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案第15-17页
  一、主要问题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四节 主要特色及结论第17-20页
  一、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第17-18页
  二、经济学理论解释报业问题的可行性第18-19页
  三、研究的基本结论第19-20页
第二章 产权理论与中国报业的产权改革第20-41页
 第一节 产权的一般理论第20-22页
 第二节 产权制度、经济绩效与国家兴衰第22-26页
 第三节 中国报业产权改革的理论第26-34页
  一、文化产业的兴起第26-28页
  二、报业产权改革的理论第28-29页
  三、报业产权不清晰的弊端第29-30页
  四、产权改革后报业的三种发展趋向第30-34页
 第四节 中国报业资产的性质第34-39页
  一、政党与经营性财产分离的历史趋势第34-37页
  二、政党权力与经营性财产分离的理论第37-38页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产的认识第38-39页
 结论第39-41页
第三章 产权视角下的中国报业集团治理第41-60页
 第一节 报业产权与报业经济的发展第41-45页
  一、报业机构产权的虚置及弊端第41-43页
  二、报业产品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第43页
  三、报业产品的产权保护与报业的未来第43-45页
 第二节 报业集团的建立与报业集团的性质第45-51页
  一、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历程第45-46页
  二、组建报业集团的经济学理论第46-48页
  三、报业集团的性质第48-49页
  四、报业集团的经营绩效与“三贴近”的关系第49-51页
 第三节 报业产权与报业集团的内部治理第51-54页
  一、报业集团治理混乱的重要根源第51-53页
  二、报业集团内部知识产权的界定第53-54页
 第四节 报业集团的联邦分权制第54-59页
  一、大型报业集团的两种宏观组织架构第54-55页
  二、报业集团联邦分权制的理论第55-59页
 结论第59-60页
第四章 中国民营报业的产权理论与历史经验——以解放前《大公报》和《申报》为例第60-77页
 第一节 国家的利益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第61-63页
 第二节 民营报业与国家利益第63-66页
  一、民营报业的核心利益第63-64页
  二、解放前民营报业的历史经验第64-66页
 第三节 商人办报的理论分析第66-68页
  一、中国商人的历史地位与商人办报的逻辑第66-67页
  二、民族地区商人办报的逻辑第67-68页
 第四节 社会制约与民营报业的发展第68-75页
 结论第75-77页
第五章 报业产权与舆论冲突——以解放前民营报业的经济主张为例第77-105页
 第一节 中国知识阶层中士的传统第78-82页
  一、中国历史中士的传统与地位第78-81页
  二、中国士的当代转型第81-82页
 第二节 士与中国民营报业第82-97页
  一、士对报纸功能的认识与办报实践第82-93页
  二、晚清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第93-95页
  三、晚清统治者的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第95-97页
 第三节 民营报业的经济主张第97-99页
 第四节 民营报业与政权的舆论冲突第99-103页
  一、国民党政权的经济主张第99-101页
  二、民营报业的异议与反抗第101-102页
  三、抗战胜利后民营报业的主张第102-103页
 结论第103-105页
第六章 报业产权、信息流通与国家治理第105-124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舆论监督的认识第105-107页
 第二节 信息传播与国家治理第107-113页
  一、国家治理中的信息传播第107-108页
  二、信息传播制度与政治绩效第108-110页
  三、秘密信息管道的道德风险第110-112页
  四、秘密信息管道的历史教训第112-113页
 第三节 监察制度与舆论监督的成本分析第113-118页
  一、腐败的危害第113-114页
  二、中央监察制度的成本与局限第114-116页
  三、舆论监督的成本与优势第116-118页
 第四节 报业产权与基层治理第118-121页
  一、地方报纸资源的滥用第118-120页
  二、地方报纸、地方文化与地方治理第120-121页
 结论第121-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1页
后记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研究
下一篇: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财税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