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34页 |
·天然乳铁蛋白的分布与含量 | 第15-16页 |
·分布与含量 | 第15-16页 |
·影响乳铁蛋白含量的因素 | 第16页 |
·体内乳铁蛋白的代谢 | 第16页 |
·乳铁蛋白的分子结构 | 第16-22页 |
·一级结构 | 第17页 |
·二级结构 | 第17页 |
·高级结构 | 第17-20页 |
·糖基化结构 | 第20-21页 |
·乳铁蛋白衍生肽结构 | 第21-22页 |
·乳铁蛋白的理化特性 | 第22-23页 |
·乳铁蛋白分子质量 | 第22页 |
·乳铁蛋白等电点 | 第22页 |
·乳铁蛋白分子表面特性 | 第22-23页 |
·乳铁蛋白异构体及蛋白酶活性 | 第23页 |
·乳铁蛋白分子结合特性 | 第23页 |
·乳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23-24页 |
·乳铁蛋白的抗菌功能和作用机理 | 第24-25页 |
·乳铁蛋白基因及其表达研究 | 第25-32页 |
·乳铁蛋白基因特点 | 第25-26页 |
·乳铁蛋白基因的表达 | 第26-32页 |
·乳铁蛋白的应用 | 第32页 |
·立题依据 | 第32-3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片段分子设计 | 第34-53页 |
·引言 | 第34页 |
·分析软件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52页 |
·牛乳铁蛋白基本性质分析 | 第35-43页 |
·分子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目标分子结构与潜在功能 | 第44-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物理化学参数 | 第52页 |
·结构特征与潜在功能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片段构效关系 | 第53-91页 |
·引言 | 第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7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53-55页 |
·培养基 | 第55页 |
·抗生素 | 第55页 |
·试剂 | 第55-58页 |
·仪器设备 | 第58页 |
·牛乳铁蛋白cDNA 的克隆 | 第58-62页 |
·BLfA、BLfB、BLfN 和BLf 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 第62-66页 |
·BLfA、BLfB、BLfN 和BLf 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 | 第66-71页 |
·结果 | 第71-89页 |
·牛乳铁蛋白cDNA 的克隆 | 第71-75页 |
·BLfA、BLfB、BLfN 和BLf 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 第75-80页 |
·BLfA、BLfB、BLfN 和BLf 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 | 第80-86页 |
·牛乳铁蛋白N-端抗菌片段rBLfA 和rBLfB 构效关系研究 | 第86-89页 |
·讨论 | 第89-91页 |
·BLfA、BLfB、BLfN 和BLf 的重组表达 | 第89页 |
·牛乳铁蛋白两叶连接区稳定铁离子结合结构 | 第89-90页 |
·牛乳铁蛋白两叶连接区提高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 第90-91页 |
第四章 血红蛋白基因共表达及重组毕赤酵母 X-33(rBLfA)细胞高密度发酵研究.. | 第91-111页 |
·引言 | 第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10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91-92页 |
·培养基 | 第92-93页 |
·抗生素 | 第93页 |
·试剂 | 第93-94页 |
·仪器设备 | 第94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 和BLfA 在毕赤酵母中的共表达 | 第94-100页 |
·重组菌X-33(rBLfA-VHb)和X-33(rBLfA)细胞高密度发酵 | 第100-101页 |
·结果 | 第101-110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 和BLfA 在毕赤酵母中的共表达 | 第101-107页 |
·重组菌X-33(rBLfA-VHb)、 X-33(rBLfA) 和X-33(rBLfN)细胞高密度发酵 | 第107-110页 |
·讨论 | 第110-11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作者简历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