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5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1页 |
·冷害及其表现症状 | 第19-20页 |
·减缓冷害症状的相关措施 | 第20-23页 |
·香气物质种类 | 第23-24页 |
·香气物质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桃果实内香气物质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桃果实采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31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研究目标 | 第3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5-53页 |
·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35-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处理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51页 |
·与果实品质相关的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果实乙烯释放量的测定方法 | 第37页 |
·果实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 | 第37页 |
·果肉内挥发性物质的测定方法 | 第37-39页 |
·与香气合成相关酶的酶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与乙烯释放量相关酶的酶活性测定 | 第40-41页 |
·与果肉絮败相关酶的酶活性测定 | 第41-42页 |
·应用 Real Time PCR 法进行桃果肉mRNA 表达量的相对定量分析 | 第42-48页 |
·桃果肉蛋白质的提取及双向电泳操作方法 | 第48-51页 |
·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试剂 | 第51页 |
·仪器 | 第51-52页 |
·数据处理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3-117页 |
·低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与香气物质代谢障碍相关的生理基础研究 | 第53-82页 |
·常温贮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的后熟特性 | 第54-55页 |
·低温贮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的品质变化 | 第55-59页 |
·常温贮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 | 第59-64页 |
·低温贮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 | 第64-74页 |
·常温贮藏条件下大久保桃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 第74-75页 |
·低温贮藏条件下大久保桃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 第75-76页 |
·常温贮藏下大久保桃果实香气合成相关酶的酶活性变化 | 第76-78页 |
·低温贮藏下大久保桃果实香气合成相关酶的酶活性变化 | 第78-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冷锻炼和外源乙烯处理对冷藏桃果实内特征香气成分的变化及相关酶的影响 | 第82-107页 |
·贮藏条件下桃果实的品质 | 第83-88页 |
·贮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 | 第88-98页 |
·贮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香气合成相关酶的酶活性变化 | 第98-103页 |
·贮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絮败相关酶的酶活性变化 | 第103-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桃果实在贮藏期间与香气合成相关的分子基础研究 | 第107-117页 |
·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劣变时桃果实内与香气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107-109页 |
·冷害发生时桃果肉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 第109-11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17-124页 |
·F 值的变化规律与果实品质间的联系 | 第117-118页 |
·桃果实内各香气物质种类与果实风味物质间的关系 | 第118-119页 |
·桃果实内主要的芳香成分及可能的合成途径 | 第119-122页 |
·差异蛋白的功能 | 第122-124页 |
第五章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124-126页 |
·结论 | 第124页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附录 | 第136-137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