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2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 | 第13-24页 |
·中小企业的概念及其地位 | 第13-15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概念的界定和划分标准 | 第13-14页 |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4-15页 |
·中小企业融资途径 | 第15-17页 |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 第16页 |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 第16-17页 |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原因 | 第17-20页 |
·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 第17-18页 |
·企业需求旺盛,银行供给不足 | 第18-19页 |
·中小企业自身资质局限 | 第19页 |
·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1-22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24页 |
3 信用机制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作用 | 第24-31页 |
·企业信用的基本概念 | 第24-26页 |
·信用评级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 | 第26页 |
·降低银行信贷的成本 | 第26页 |
·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 | 第26-27页 |
·信用担保体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弥补信用不足,减少资金缺口 | 第27页 |
·降低银行投资风险 | 第27页 |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 第27-28页 |
·调节市场资源配置 | 第28页 |
·河北省实证分析 | 第28-31页 |
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 第31-37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现状 | 第31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政策、法律方面的缺失 | 第31-32页 |
·信息资源分散,不能资源实现共享 | 第32页 |
·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 第32-33页 |
·信用评价体系发展落后 | 第33-34页 |
·缺少有效的监管体系 | 第34页 |
·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 第34-37页 |
·美国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 第34-36页 |
·欧洲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 第36-37页 |
5 加快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第37-44页 |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思路 | 第37-38页 |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原则 | 第37-38页 |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框架的设想 | 第38页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对策 | 第38-44页 |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立法 | 第38-39页 |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 第39-40页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40-41页 |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 第41页 |
·建立健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 | 第41-42页 |
·建立信用宣传教育机制 | 第42页 |
·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4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