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10页
术语与名词解释第10-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5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探究性学习研究概述第12-20页
     ·核心名词的界定第12-13页
     ·探究性学习的涵义第13-16页
     ·国内探究性学习现状第16-17页
     ·探究性学习概述第17-20页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0-22页
     ·研究的内容第21页
     ·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研究方案设计第22-24页
   ·论文的结构第24-25页
第2章 蒙自高级中学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第25-32页
   ·调查说明第25-27页
     ·调查目的、对象与方法第25-26页
     ·调查工具的设计和实验第26页
     ·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第26-27页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问卷调查统计情况第27-31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第32-42页
   ·探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第32-35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32-33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3-35页
   ·探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基础第35-38页
     ·"再创造"理论第35-36页
     ·终身学习理论第36-37页
     ·主体性教育理论第37-38页
   ·从数学学科角度出发的理论基础第38-39页
   ·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第39-41页
     ·概念课的探究模式第39-40页
     ·命题课的探究模式第40页
     ·解题方法的探求的探究模式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第42-74页
   ·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第42-43页
     ·实验目的第42页
     ·实验设计第42-43页
   ·实验过程第43-47页
     ·关注学生的原则第44页
     ·内容选择的原则第44-45页
     ·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的原则第45-47页
   ·实验案例第47-68页
     ·案例一 椭圆的定义第47-51页
     ·案例二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第51-55页
     ·案例三 形如a_(n+1)=pa_n+q(p,q是常数)的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第55-59页
     ·案例四 形如a_(n+1)=pa_n+q~(n+1)(p,q是常数)的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第59-63页
     ·案例五 弦长公式推导和启示第63-68页
   ·实验的效果与分析第68-72页
     ·学业成绩分析第68-69页
     ·学生访谈分析第69-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结论与思考第74-77页
   ·研究的结论第74-75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74-75页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要有灵活性第75页
   ·反思与展望第75-76页
     ·研究的局限第75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75-76页
   ·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附录A 探究性学习调查问卷第79-82页
附录B 蒙自县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第82-86页
附录C 蒙自高级中学2008至200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第86-90页
附录D 高中数学探究学习访谈提纲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傈僳族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技校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