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可拆卸设计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 ·资源与环境挑战 | 第13页 |
| ·环境法律法规 | 第13-14页 |
| ·国内外产品的拆卸回收现状 | 第14页 |
| ·开展可拆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 ·可拆卸设计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可拆卸设计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可拆卸设计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 ·可拆卸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8-21页 |
|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产品零部件连接关系分析与可拆卸性分析 | 第21-36页 |
| ·产品零部件连接关系分析概述 | 第21-22页 |
| ·零部件连接关系获取与表达 | 第22-24页 |
| ·零部件连接关系的提取方法 | 第22页 |
| ·零部件连接关系的表达方法 | 第22-24页 |
| ·构建零部件连接关系解释结构模型 | 第24-27页 |
| ·计算连接关系可达矩阵 | 第24-25页 |
| ·划分连接关系层次级别 | 第25-26页 |
| ·构造连接关系ISM 有向图 | 第26-27页 |
| ·标注连接关系ISM 有向图 | 第27页 |
| ·连接关系解释结构模型构建实例 | 第27-33页 |
| ·利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可拆卸性分析 | 第33-35页 |
| ·可拆卸性分析 | 第33页 |
| ·ISM 有向图应用于可拆卸性分析的方法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 | 第36-50页 |
| ·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 ·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准则 | 第37-39页 |
| ·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方法 | 第39-45页 |
| ·零部件连接结构改进设计 | 第39-41页 |
| ·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设计 | 第41-44页 |
| ·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存在的不足 | 第44-45页 |
| ·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评价 | 第45-49页 |
| ·连接结构拆卸和制造工艺性能指标 | 第45-48页 |
| ·连接结构拆卸性能和制造工艺性能评价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TRIZ 与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 | 第50-69页 |
| ·TRIZ 原理 | 第50-54页 |
| ·TRIZ 冲突解决原理 | 第51-53页 |
| ·TRIZ 物质—场分析原理 | 第53-54页 |
| ·TRIZ 可用于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 | 第54-55页 |
| ·利用 TRIZ 进行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的方法 | 第55-68页 |
| ·基于 TRIZ 冲突解决原理的设计方法 | 第56-61页 |
| ·基于 TRIZ 物质—场分析原理的设计方法 | 第61-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实例与应用研究 | 第69-81页 |
| ·连接结构设计案例 | 第69-80页 |
| ·不合理的连同拆卸结构改进设计 | 第69-73页 |
| ·塑料件连接结构改进设计 | 第73-75页 |
| ·紧钉螺钉可拆卸设计 | 第75-77页 |
| ·SF 连接结构可拆卸设计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总结 | 第81页 |
| ·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 附录Ⅰ TRIZ 40 条发明原理详解 | 第89-91页 |
| 附录Ⅱ 新TRIZ 48 个工程参数详解 | 第91-93页 |
| 附录Ⅲ 新TRIZ 冲突矩阵 | 第93-102页 |
| 附录Ⅳ TRIZ 76 个标准解 | 第102-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