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立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19页 |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特点 | 第14页 |
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 | 第14-16页 |
2-2-1 水泥混凝土面层断裂类病害 | 第14-15页 |
2-2-2 水泥混凝土面层竖向位移类病害 | 第15页 |
2-2-3 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类病害 | 第15页 |
2-2-4 水泥混凝土面层表层类病害 | 第15-16页 |
2-3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17页 |
2-4 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指标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研究 | 第19-26页 |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19页 |
3-2 水泥混凝土路面衰变规律分析 | 第19-20页 |
3-3 路面使结构参数采集和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3-4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 | 第22-26页 |
3-4-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22-24页 |
3-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24页 |
3-4-3 灰色理论模型 | 第24-25页 |
3-4-4 模型比较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衰变理论分析 | 第26-35页 |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初期阶段分析 | 第26-27页 |
4-1-1 过渡层的形成及破坏 | 第26页 |
4-1-2 过渡层的破坏及分离界面的形成过程 | 第26-27页 |
4-2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过渡层分析 | 第27页 |
4-3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后期阶段分析及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4-3-1 路面疲劳破坏的过程描述 | 第27-28页 |
4-3-2 水泥混凝土板疲劳断裂的定量描述 | 第28页 |
4-3-3 裂缝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4-4 水泥混凝土强度理论 | 第29-35页 |
第五章 采集数据分析和衰变规律预测 | 第35-60页 |
5-1 平整度数据分析结果和变化趋势 | 第35-48页 |
5-1-1 黄金海岸至昌黎段数据分析 | 第35-42页 |
5-1-2 昌黎至抚宁段平整度分析 | 第42-45页 |
5-1-3 其他路段段平整度分析 | 第45-48页 |
5-2 路面状况指数PCI 分析结果及发展趋势 | 第48-54页 |
5-2-1 昌黎至抚宁段路面状况指数PCI 分析 | 第48-51页 |
5-2-2 其他路段路面状况指数 PCI 分析 | 第51-54页 |
5-3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及变化情况 | 第54-59页 |
5-3-1 102 国道大修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发展规律分析 | 第56-57页 |
5-3-2 其他路段路面抗压强度发展规律分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