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农村公路路面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河北省公路工程的建设条件 | 第12-17页 |
2-1 自然环境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 第12页 |
2-2 河北省自然地理条件 | 第12-16页 |
2-2-1 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2-2-2 地势和地貌 | 第13-14页 |
2-2-3 气候特征 | 第14页 |
2-2-4 土壤 | 第14-15页 |
2-2-5 水文 | 第15-16页 |
2-3 秦皇岛市自然地理条件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土基和路基 | 第17-22页 |
3-1 概述 | 第17页 |
3-2 土基 | 第17-18页 |
3-3 路基干湿类型的确认 | 第18-20页 |
3-3-1 旧路改建 | 第18-19页 |
3-3-2 新建公路 | 第19-20页 |
3-4 路基技术标准 | 第20-22页 |
3-4-1 路基标高 | 第20页 |
3-4-2 路基填料要求 | 第20-21页 |
3-4-3 路基边坡与防护 | 第21-22页 |
第四章 设计轴载和交通量的划分 | 第22-40页 |
4-1 设计轴载 | 第22-28页 |
4-1-1 部分省份农村公路主要行驶车辆 | 第22-25页 |
4-1-2 秦皇岛市农村公路主要行驶车辆 | 第25-28页 |
4-2 交通量调查 | 第28页 |
4-3 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 | 第28-40页 |
4-3-1 沥青混凝土路面 | 第29页 |
4-3-2 水泥混凝土路面 | 第29-30页 |
4-3-3 累计当量轴次 | 第30页 |
4-4 交通增长率预测 | 第30-40页 |
4-4-1 统计数据 | 第30-33页 |
4-4-2 各县区交通增长率的确定 | 第33-36页 |
4-4-3 秦皇岛市交通增长率的确认 | 第36-40页 |
第五章 路面结构设计 | 第40-49页 |
5-1 典型省市路面结构形式 | 第40-44页 |
5-1-1 国家要求 | 第40-41页 |
5-1-2 江苏省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形式 | 第41-42页 |
5-1-3 河南省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形式 | 第42页 |
5-1-4 安徽省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形式 | 第42-43页 |
5-1-5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形式 | 第43-44页 |
5-1-6 推荐的路面结构形式 | 第44页 |
5-2 沥青路面 | 第44-46页 |
5-2-1 计算参数的选择 | 第44页 |
5-2-2 路面厚度计算 | 第44-46页 |
5-3 水泥混凝土路面 | 第46-49页 |
5-3-1 计算参数的选择 | 第46页 |
5-3-2 路面厚度设计 | 第46-49页 |
第六章 路面设计与优化 | 第49-58页 |
6-1 路面形式与厚度 | 第49-50页 |
6-2 路面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 | 第50-55页 |
6-2-1 优化模型建立 | 第51页 |
6-2-2 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6-2-3 模糊关系的确定 | 第52-55页 |
6-3 优化设计结果 | 第55-56页 |
6-4 两种路面结构形式的比较 | 第56-58页 |
6-4-1 使用性能比较 | 第56页 |
6-4-2 经济性比较 | 第56-58页 |
第七章 质量控制措施 | 第58-72页 |
7-1 质量控制指标 | 第58-60页 |
7-1-1 压实度 | 第58-59页 |
7-1-2 弯沉 | 第59-60页 |
7-1-3 平整度 | 第60页 |
7-2 施工质量与施工工艺控制 | 第60-66页 |
7-2-1 路基工程 | 第60-61页 |
7-2-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 第61-65页 |
7-2-3 沥青路面施工 | 第65-66页 |
7-3 施工质量的监测与评定 | 第66-70页 |
7-3-1 质量监测 | 第67-68页 |
7-3-2 工程质量评定 | 第68-70页 |
7-4 质量检测与验收方法 | 第70-72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