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岩溶区土壤氮素形态分布与流失规律研究--以重庆金佛山山顶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发展动态第12-13页
   ·科学问题第13-14页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第17-23页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样品的采集第19-23页
     ·样品采集方法第19页
     ·研究区样点分布第19-21页
     ·各样点基本情况第21-23页
第3章 山顶不同高度氮的形态分布特征第23-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结果与讨论第24-28页
     ·不同高度下全氮的含量特征第24-25页
     ·硝态氮的含量特征第25-27页
     ·铵态氮的含量特征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31页
第4章 岩溶区土壤有机质、pH、水分对氮素的影响第31-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1页
   ·研究区土壤中的有机质及影响第31-35页
     ·研究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第31-32页
     ·研究区土壤有机质与硝态氮、铵态氮第32-34页
     ·坡顶至坡脚不同海拔土壤中的C/N第34-35页
   ·岩溶土壤pH及对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第35-37页
     ·研究区土壤的pH第35-36页
     ·研究区土壤pH对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第36-37页
   ·岩溶土壤含水量及对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5章 土壤中K、Na、Ca、Mg、P等营养元素研究第39-46页
   ·材料及方法第39页
   ·营养元素分析第39-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6章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氮素研究第46-51页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全氮含量的研究第46-47页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研究第47-48页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铵态氮含量的研究第48-49页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机械组成及对氮素的影响第49-50页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机械组成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7章 结束语第51-55页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第51-52页
   ·展望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石漠化丘陵区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及肥力综合评价--以南川区南平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例
下一篇: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磷对水环境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