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磷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文献综述第9-16页
     ·土壤磷形态组成及生态意义第9-12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概况第12-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样品采集第19-21页
   ·实验方法第21-23页
     ·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第21页
     ·无机磷分级和有机磷的测定第21-23页
第3章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时土壤理化性质第23-31页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时土壤物理性质第23-27页
     ·土壤容重、孔隙度第23-24页
     ·土壤毛管持水量第24-25页
     ·土壤机械组成第25-27页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时土壤化学性质第27-29页
     ·土壤有机质第27页
     ·土壤pH第27页
     ·土壤养分第27-29页
   ·土壤质地对营养元素的影响第29-31页
第4章 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机磷第31-43页
   ·无机磷各形态及有机磷含量第31-34页
   ·不同海拔高度无机磷各形态及有机磷的含量第34-39页
     ·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无机磷各形态含量第34-39页
     ·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有机磷含量第39页
   ·各形态无机磷的活化第39-40页
   ·基本理化性质对各形态无机磷活化的影响第40-43页
第5章 土壤对小江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危害第43-47页
   ·磷吸附解析特征第43-44页
   ·不同海拔土壤对水体富营养化潜在危害第44-47页
第6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第47-49页
   ·结论第47-48页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时土壤理化性质第47页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时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第47-48页
     ·土壤对水体富营养化潜在危害性第48页
     ·消落带土地利用建议第48页
   ·不足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5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溶区土壤氮素形态分布与流失规律研究--以重庆金佛山山顶为例
下一篇:岩溶山地典型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