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若干思考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一、腐败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0-20页 |
| (一) 腐败的定义 | 第10-12页 |
| 1. 国外对腐败的定义 | 第10-11页 |
| 2. 腐败在我国的再定义 | 第11-12页 |
| (二) 腐败的形式与特点 | 第12-14页 |
| 1. 腐败的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 2. 腐败的特点 | 第13-14页 |
| (三) 腐败的成因 | 第14-16页 |
| 1. 社会因素 | 第15页 |
| 2. 体制因素 | 第15页 |
| 3. 思想因素 | 第15-16页 |
| (四) 腐败的危害 | 第16-20页 |
| 1. 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 | 第16-17页 |
| 2. 从经济的角度 | 第17-18页 |
| 3.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 | 第18-20页 |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0-23页 |
| (一) 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页 |
| 1. 官僚主义盛行 | 第20页 |
| 2. 缺乏民主协商 | 第20页 |
| 3. 忽视群众利益和群众参与 | 第20页 |
| (二) 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20-23页 |
| 1. 体制上的弊端 | 第21页 |
| 2. 制度上的缺陷 | 第21页 |
| 3. 法制建设上的滞后 | 第21页 |
| 4. 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 第21-23页 |
| 三、加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对策 | 第23-27页 |
| (一) 战略对策 | 第23-24页 |
| 1. 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 | 第23页 |
| 2. 由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 | 第23页 |
| 3. 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 | 第23-24页 |
| (二) 体制和改革对策 | 第24-25页 |
| 1. 改革领导体制,建立独立的反腐败工作机构 | 第24页 |
| 2. 构筑防腐体系,从制度上减少产生腐败的机会 | 第24页 |
| 3. 加大惩处力度,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 第24-25页 |
| (三) 监督对策 | 第25-27页 |
| 1. 新闻监督 | 第25页 |
| 2. 群众监督 | 第25页 |
| 3. 收入申报 | 第25-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