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8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的界定 | 第13-2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4-21页 |
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一)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 | 第21-22页 |
(二)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现实需要 | 第22-23页 |
(三)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脆弱性要求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 | 第23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23-26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三)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四)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一) 资料来源 | 第2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医疗保障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28-47页 |
一、医疗保障的政府责任理论 | 第28-30页 |
(一)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 第28-29页 |
(二) 国家干预主义理论 | 第29页 |
(三) 中间道路理论 | 第29-30页 |
二、医疗保障的公平理论 | 第30-36页 |
(一) 关于公平、公正的概念解析 | 第30-32页 |
(二) 医疗保障公平的基础理论 | 第32-36页 |
三、医疗保障的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理论 | 第36-38页 |
四、医疗保障的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38-42页 |
(一) 公平的问题 | 第38-39页 |
(二) 效率的原则 | 第39-40页 |
(三)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40-41页 |
(四) 医疗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 | 第41-42页 |
五、医疗保障的信息经济学理论 | 第42-47页 |
(一) 医疗保险市场的特殊性 | 第43-44页 |
(二) 信息不对称 | 第44-45页 |
(三) 逆向选择 | 第45页 |
(四) 道德风险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国外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历程 | 第47-71页 |
一、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47-50页 |
(一)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 第47-48页 |
(二)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产生 | 第48页 |
(三)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 | 第48-49页 |
(四)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调整改革 | 第49-50页 |
二、现代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 | 第50-61页 |
(一)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划分 | 第50-52页 |
(二) 现代医疗保障的制度的核心机制 | 第52-57页 |
(三) 现代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 | 第57-59页 |
(四)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比较 | 第59-61页 |
三、发达国家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及时机选择 | 第61-64页 |
(一) 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统筹发展 | 第61-62页 |
(二) 各国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时机选择 | 第62-64页 |
四、各国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改革趋势 | 第64-71页 |
(一) 各国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 | 第64-68页 |
(二) 各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 | 第68-71页 |
第四章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二元性的困境与统筹发展 | 第71-95页 |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71-77页 |
(一) 国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动态 | 第71-72页 |
(二) 国外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 | 第72-77页 |
二、中国二元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 第77-84页 |
(一)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固化 | 第78-80页 |
(二) 二元医疗保障的特征 | 第80-83页 |
(三) 二元医疗保障的危害 | 第83-84页 |
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提出和争论 | 第84-88页 |
(一)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争议 | 第85-86页 |
(二) 中国已初步具备实现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基本条件 | 第86-88页 |
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制约因素和难点 | 第88-95页 |
(一)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制约因素 | 第89-91页 |
(二)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难点 | 第91-95页 |
第五章 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实践探索 | 第95-110页 |
一、重庆市探索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背景 | 第95-97页 |
二、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实践探索 | 第97-99页 |
三、重庆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情况 | 第99-110页 |
(一) 取得的初步成果 | 第100-103页 |
(二) 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3-106页 |
(三) 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 第106-110页 |
第六章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理论框架 | 第110-137页 |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 | 第110-117页 |
(一) 公平、正义和共享的价值理念 | 第110-111页 |
(二)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 | 第111-112页 |
(三)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112-114页 |
(四)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需妥善处理的四大基本关系 | 第114-117页 |
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步骤 | 第117-125页 |
(一) 第一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 第118-123页 |
(二) 第二步:建设区域性国民医疗保险制度 | 第123-125页 |
(三) 第三步:建立公平、普惠、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125页 |
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措施 | 第125-133页 |
(一) "三险一助"同步推进 | 第125-126页 |
(二) 探索各项医疗保障制度之间衔接的有效途径 | 第126-128页 |
(三) 发展和完善公平、普惠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措施 | 第128-131页 |
(四) 积极有效地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 | 第131-133页 |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33-137页 |
(一)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133-135页 |
(二)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35-136页 |
(三) 后继研究的方向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6页 |
附件 | 第146-147页 |
综述 | 第147-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