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及其支出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前言第16-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6-18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四、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医疗救助的基本概念和现状第21-38页
 一、医疗救助的概念、性质和功能定位第21-28页
  (一) 医疗救助相关的基本概念第21-23页
  (二) 医疗救助的理论基础第23-27页
  (三) 医疗救助的地位和作用第27-28页
 二、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发展及筹资现状第28-36页
  (一) 城市医疗救助覆盖人群第29页
  (二) 城市医疗救助筹资情况第29-31页
  (三)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体系第31-32页
  (四) 城市医疗救助的实施情况第32-35页
  (五) 城市医疗救助效果第35-36页
 三、小结与讨论第36-38页
第二章 城市医疗救助范围的合理界定与模式比较第38-60页
 一、城市医疗救助的定位和救助对象的范围第38-40页
 二、就医经济风险临界线与医疗救助保障范围的确定第40-49页
  (一) 就医经济风险临界线的界定第40-42页
  (二) 就医经济风险临界线的界定方法第42-43页
  (三) 就医经济风险临界线与城市医疗救助范围的确定第43-46页
  (四) 救助内容界定合理性的论证第46-49页
 三、成本-效益分析与城市医疗救助模式的选择第49-58页
  (一) 我国城市医疗救助的主要模式与发展趋势第49-51页
  (二)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救助模式比较第51-58页
 四、小结与讨论第58-60页
第三章 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分析模型与思路第60-67页
 一、卫生需要与需求的相关理论第60-62页
  (一) 需要、卫生服务需要与卫生服务需求第60-61页
  (二)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第61-62页
 二、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的概念界定第62-64页
 三、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模型构建第64-65页
 四、小结与讨论第65-67页
第四章 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与实证研究第67-99页
 一、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方法第67-80页
  (一) 救助对象就医经济风险测量第67-69页
  (二) 救助对象就医个人经济风险测量第69-71页
  (三) 理想模式救助筹资需求第71-73页
  (四) 实际模式救助筹资需求第73-75页
  (五) 筹资需求的增长预测第75-76页
  (六) 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的相关说明第76-80页
 二、样本地区筹资需求测算实证研究第80-97页
  (一)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第80-83页
  (二) 样本地区2009年医疗救助实施情况第83页
  (三) 样本地区2010年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第83-97页
 三、小结与讨论第97-99页
  (一) 关于筹资需求测算方法的总结第97-98页
  (二) 关于筹资需求测算的实证研究第98-99页
第五章 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99-125页
 一、样本地区卫生服务与医疗救助利用情况第99-111页
  (一)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第99-108页
  (二) 样本地区救助对象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第108-110页
  (三) 样本地区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利用情况第110-111页
 二、样本地区医疗救助利用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第111-118页
  (一) 救助对象医疗服务利用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第112-114页
  (二) 医疗救助利用的政策因素分析第114-118页
 三、样本地区住院救助利用多因素分析第118-122页
 四、小结与结论第122-125页
  (一) 关于救助利用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总结第123页
  (二) 关于医疗救助利用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第123-125页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第125-132页
 一、关于城市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的分析与总结第125-127页
  (一) 医疗救助筹资需求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和被动性第125页
  (二) 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应以救助对象个人就医经济风险为基础第125-126页
  (三) 与传统测算方法的比较,基于个人就医经济风险的测算更为科学和准确第126页
  (四) 城市医疗救助测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较好的解决医疗救助日常管理面临的“筹多少,怎么补,够不够”的问题第126-127页
  (五) 城市医疗救助测算操作简单,数据收集难度小,具有可行性和推广性第127页
 二、关于城市医疗救助模式的比较与政策建议第127-130页
  (一) 理性看待城市医疗救助模式的转变第128-129页
  (二) 不断完善城市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制度衔接和救助模式的转换创造条件第129页
  (三) 合理选择救助模式转变策略,通过选择性参保或部门谈判来保障救助对象对医疗保险的公平利用第129-130页
 三、关于城市医疗救助利用影响因素与促进医疗救助利用的相关建议第130-132页
  (一) 取消救助病种限制,扩大救助范围第130页
  (二) 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第130-131页
  (三) 加强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第131-132页
总结与展望第132-135页
 一、论文的创新性第132-133页
 二、不足与展望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3页
文献综述第143-156页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56-157页
附件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第157-158页
附件3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第158-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性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信息共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