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上海抽象艺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序论第11-19页
 一、选题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状况第12-18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8-19页
第一章 抽象艺术的概念与发展历史第19-37页
 第一节 抽象艺术第19-22页
 第二节 抽象艺术的历史第22-37页
  一、西方抽象艺术发展历史第22-29页
  二、中国抽象艺术发展历史第29-37页
第二章 上海抽象艺术——并不复杂的历史第37-76页
 第一节 历史溯源——美术现代化的起点第37-48页
  一、"美术革命"的提出第38-40页
  二、艺术语言转变——现代美术的缘起第40-43页
  三、教育观念转变——西式美术教育的兴起第43-46页
  四、留学海外——中国的智慧与西方的眼睛第46-48页
 第二节 当代语境下的发展第48-76页
  一、暗潮涌动——"形而上"的探索与实践第49-57页
  二、初露锋芒——抽象艺术在渐进中发展第57-63页
  三、群体呈现——1990年代的上海抽象艺术第63-70页
  四、多元并存——新世纪的面貌第70-76页
第三章 上海抽象艺术——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第76-92页
 第一节 地域的优势第76-79页
 第二节 独特的城市文化第79-85页
  一、城市文化的历史光泽第80-83页
  二、城市的人口构成和文化素质第83-84页
  三、市民的生活方式第84-85页
 第三节 城市文化铸就艺术家个体意识第85-87页
 第四节 上海特殊的语境催生了抽象艺术第87-92页
  一、语境和艺术语言第88-89页
  二、上海抽象——文化的力量第89-92页
第四章 上海抽象艺术的艺术语言分析第92-119页
 第一节 艺术语言第93-98页
 第二节 艺术语言的历史第98-102页
  一、西方艺术语言的发展历史第98-100页
  二、中国艺术语言的发展历史第100-102页
 第三节 上海抽象艺术语言分析第102-107页
 第四节 寻求抽象艺术背后的本土文化经验第107-108页
 第五节 东方传统艺术的现代思维转化第108-119页
  一、文化选择与语言形态第109-116页
  二、结合艺术设计与城市生活相融合第116-119页
第五章 上海抽象艺术发展中的问题第119-131页
 第一节 理论建设的匮乏第119-122页
  一、上海艺术评论的存在与声音第119-120页
  二、抽象艺术语言研究体系的建立第120-121页
  三、学院教育与大众审美现状第121-122页
 第二节 商业化带来的危机第122-128页
  一、庸俗化和符号化第123-124页
  二、"伪抽象"第124-126页
  三、不谋而合的集体"炒作"第126-128页
 第三节 乏善可陈 缺少新人第128-131页
结束语第131-136页
 一、启示意义第131-132页
 二、文化自觉第132-134页
 三、抽象上海第134-136页
附录第136-169页
 附录1 中国抽象艺术记事(1979-2010年)第136-162页
 附录2 上海抽象艺术访谈提纲第162-163页
 附录3 上海抽象艺术家转向抽象的缘起第163-168页
 附录4 上海抽象艺术家和批评家名录第168-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9页
后记第179-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
下一篇:电影、城市与公共性--以1949-2009上海城市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