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1页 |
1.3.2 理论研究法 | 第11页 |
1.3.3 历史研究法 | 第11页 |
1.3.4 跨学科研究法 | 第11页 |
1.4 创新特色 | 第11-12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4.2 研究特色 | 第11-12页 |
2 1966-1976年毛泽东社会动员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第12-16页 |
2.1 建国前28年毛泽东的社会动员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2.2 建国后17年毛泽东的社会动员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3 1966-1976 年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6-19页 |
3.1 国际因素:美苏两面夹击加剧了国内反帝反修斗争的认识 | 第16-18页 |
3.2 国内因素:“左”倾理论的长期积累并急剧发展—.阶级斗争一直存在 | 第18-19页 |
4 1966-1976 年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32页 |
4.1 宣传动员 | 第20-26页 |
4.1.1 利用“两报一刊”和其他报纸开展宣传 | 第20-21页 |
4.1.2 大字报 | 第21-23页 |
4.1.3 书籍与刊物的出版发行 | 第23-24页 |
4.1.4 其他方式 | 第24-26页 |
4.2 组织动员 | 第26-29页 |
4.2.1 中央文革小组 | 第26-27页 |
4.2.2 革命委员会 | 第27页 |
4.2.3 红卫兵组织、红小兵组织 | 第27-28页 |
4.2.4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 第28-29页 |
4.3 典型示范动员 | 第29-32页 |
4.3.1 树立地方典型 | 第29-31页 |
4.3.2 树立人物典型 | 第31-32页 |
5 1966-1976 年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2-36页 |
5.1 认清国情是进行社会动员的前提 | 第32-33页 |
5.2 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进行社会动员的保证 | 第33-34页 |
5.3 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进行社会动员的关键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