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综述 | 第14-19页 |
1.1 连作障碍和土传病虫害 | 第14-16页 |
1.1.1 连作障碍 | 第14页 |
1.1.2 土传病虫害 | 第14-16页 |
1.2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 | 第16-17页 |
1.3 烟草病虫害防控措施研究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施用生物菌肥对烟株生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19-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试验田概况 | 第19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2.1.3 样品采集、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21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2.2.1 烟株生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21-22页 |
2.2.2 施用生物菌肥对烟株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22页 |
2.2.3 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2-27页 |
2.2.4 施用生物菌肥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5 施用生物菌肥对烟株病害发生的影响 | 第28页 |
2.3 小结 | 第28-29页 |
3 施用石灰氮对烟株生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29-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试验田概括 | 第29-30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30页 |
2.1.3 样品采集、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0页 |
3.1.4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3.2.1 烟株生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30-31页 |
3.2.2 烟田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31-32页 |
3.2.3 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 | 第32-35页 |
3.2.4 烟株农艺性状和烤烟经济性状变化 | 第35-36页 |
3.2.5 烟株病害的发生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4 不同作物调茬对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38-50页 |
4.1 地瓜、花生调茬对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38-45页 |
4.1.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1.1 试验田概括 | 第38页 |
4.1.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38-39页 |
4.1.1.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第39页 |
4.1.1.4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39页 |
4.1.1.5 高通量基因测序 | 第39页 |
4.1.1.6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4.1.2 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4.1.2.1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39页 |
4.1.2.2 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39-40页 |
4.1.2.3 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 | 第40-44页 |
4.1.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4.2 小麦调茬对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45-50页 |
4.2.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4.2.1.1 试验田概况 | 第45页 |
4.2.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45页 |
4.2.1.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第45页 |
4.2.1.4 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检测 | 第45页 |
4.2.1.5 高通量基因测序 | 第45-46页 |
4.2.1.6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4.2.2.1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46页 |
4.2.2.2 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46-47页 |
4.2.2.3 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 | 第47-49页 |
4.2.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5 地瓜-烟草间作对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50-5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5.1.1 试验田概括 | 第50-51页 |
5.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51页 |
5.1.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51页 |
5.1.4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51页 |
5.1.5 高通量基因测序 | 第51页 |
5.1.6 数据处理 | 第51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51-58页 |
5.2.1 土壤的养分变化 | 第51页 |
5.2.2 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51-52页 |
5.2.3 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 | 第52-58页 |
5.3 讨论 | 第58-59页 |
6 试验推广 | 第59-82页 |
6.1 宜阳生物菌肥试验田 | 第59-64页 |
6.1.1 烟株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59-60页 |
6.1.2 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变化 | 第60-63页 |
6.1.2.1 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60页 |
6.1.2.2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第60-63页 |
6.1.3 烟株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对比 | 第63-64页 |
6.1.4 烟株病害的发生 | 第64页 |
6.2 汝阳生物菌肥试验田 | 第64-69页 |
6.2.1 烟株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64-65页 |
6.2.2 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变化 | 第65-69页 |
6.2.2.1 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65-66页 |
6.2.2.2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第66-69页 |
6.2.3 烟株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对比 | 第69页 |
6.2.4 烟株病害的发生 | 第69页 |
6.3 宜阳石灰氮试验田 | 第69-75页 |
6.3.1 烟株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70页 |
6.3.2 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变化 | 第70-74页 |
6.3.2.1 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70-71页 |
6.3.2.2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第71-74页 |
6.3.3 烟株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对比 | 第74页 |
6.3.4 烟株病害的发生 | 第74-75页 |
6.4 汝阳石灰氮试验田 | 第75-80页 |
6.4.1 烟株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75-76页 |
6.4.2 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变化 | 第76-79页 |
6.4.2.1 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76页 |
6.4.2.2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第76-79页 |
6.4.3 烟株生长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对比 | 第79-80页 |
6.4.4 烟株病害的发生 | 第80页 |
6.5 试验总结 | 第80-8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