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软磁材料及其磁特性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磁滞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Preisach模型 | 第10-11页 |
1.2.2 Jiles-Atherton模型 | 第11-12页 |
1.2.3 Chua-type模型及E&S矢量模型 | 第12页 |
1.3 软磁材料损耗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软磁材料磁性能的测量及原理 | 第15-31页 |
2.1 软磁材料的磁特性 | 第15-17页 |
2.2 软磁材料磁性能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 第17-22页 |
2.2.1 软磁材料直流磁特性的测量 | 第17-19页 |
2.2.2 软磁材料交流磁特性的测量 | 第19-22页 |
2.3 测量设备及测量结果 | 第22-30页 |
2.3.1 硅钢磁环的直流磁特性测量 | 第22-26页 |
2.3.2 硅钢片磁滞损耗特性的测量结果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Preisach模型的磁滞特性模拟 | 第31-42页 |
3.1 经典Preisach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31-34页 |
3.2 基于Preisach模型的磁滞特性模拟 | 第34-41页 |
3.2.1 基于磁感应强度B的Preisach模型 | 第34-37页 |
3.2.2 高阶回转曲线的模拟 | 第37-40页 |
3.2.3 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非正弦激励下的磁滞损耗计算分析 | 第42-53页 |
4.1 磁滞损耗及其计算 | 第42-43页 |
4.2 含有不同幅值小磁滞回线时的磁滞损耗 | 第43-45页 |
4.3 含有不同数量小磁滞回环时的磁滞损耗 | 第45-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