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其他论文

玲南尾矿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坝体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17页
        1.2.1 尾矿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第14页
        1.2.2 尾矿土的动力特性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尾矿坝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玲南尾矿坝工程介绍第20-26页
    2.1 尾矿概述第20-21页
        2.1.1 尾矿的定义第20页
        2.1.2 尾矿的分类第20-21页
    2.2 工程介绍第21-24页
        2.2.1 尾矿坝概况第21-24页
        2.2.2 尾矿坝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第24页
    2.3 场地的地震效应第24-26页
第三章 尾矿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第26-38页
    3.1 尾矿土的颗粒特性分析第26-28页
    3.2 尾矿土的基本物理特性第28-33页
        3.2.1 基本物理指标第28-31页
        3.2.2 基本物理指标关系分析第31-33页
    3.3 尾矿土的压缩特性第33-34页
    3.4 尾矿土的抗剪强度特性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饱和尾矿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第38-58页
    4.1 试验仪器和实验原理第38-44页
        4.1.1 试验仪器第38-41页
        4.1.2 试验原理第41-44页
    4.2 实验步骤第44-45页
    4.3 尾矿土的动强度和液化试验第45-51页
        4.3.1 动强度和液化的基本概念第45-46页
        4.3.2 尾矿土的液化试验结果分析第46-48页
        4.3.3 尾矿土的动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48-51页
    4.4 尾矿土的动弹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第51-56页
        4.4.1 动弹性模量第52-53页
        4.4.2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第53-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第58-76页
    5.1 坝体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第58-60页
        5.1.1 瑞典圆弧法第58-59页
        5.1.2 简化Bishop法第59-60页
    5.2 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第60-65页
        5.2.1 计算模型第60-61页
        5.2.2 参数选取第61页
        5.2.3 浸润线的分析及其计算结果第61-62页
        5.2.4 静力稳定性分析第62-65页
    5.3 坝体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第65-73页
        5.3.1 动力本构关系及阻尼的选取第66-67页
        5.3.2 动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型第67-68页
        5.3.3 液化判据第68页
        5.3.4 动力计算结果分析第68-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制综合管廊地震响应分析
下一篇:BRB加固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