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政务公开的含义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及法规政策基础 | 第17-20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公民知情权理论 | 第18-19页 |
2.2.3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9-20页 |
2.2.4 法规政策基础 | 第20页 |
2.3 政务公开的要素 | 第20-23页 |
2.3.1 政务公开的主体 | 第20-21页 |
2.3.2 政务公开的客体 | 第21页 |
2.3.3 政务公开的内容及形式 | 第21-23页 |
第3章 宽城区政务公开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3-29页 |
3.1 宽城区政务公开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3.2 宽城区政务公开的现状 | 第24-29页 |
3.2.1 宽城区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情况 | 第24-26页 |
3.2.2 宽城区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 第26-29页 |
第4章 当前宽城区深化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9-36页 |
4.1 长春市宽城区深化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4.1.1 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满意度一般 | 第29-30页 |
4.1.2 政务公开内容还不够完善 | 第30-31页 |
4.1.3 政务公开的公众参与度还不高 | 第31-32页 |
4.1.4 政务公开监督考评不到位 | 第32页 |
4.1.5 政务公开专业人才数量较少 | 第32-33页 |
4.2 长春市宽城区深化政务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4.2.1 政府对政务公开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33页 |
4.2.2 政务公开法制建设不完善 | 第33-34页 |
4.2.3 政务公开的方式和渠道还有待拓宽 | 第34页 |
4.2.4 政务公开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责任不明晰、难以准确考评 | 第34-35页 |
4.2.5 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不稳定 | 第35-36页 |
第5章 国内政务公开先进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6-39页 |
5.1 上海市开展政务公开经验 | 第36页 |
5.2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开展政务公开经验 | 第36-37页 |
5.3 浙江省永康市政府开展政务公开先进经验 | 第37页 |
5.4 河北省晋州市推行“互联网+税费公开” | 第37-38页 |
5.5 国内先进政务公开经验的总结及启示 | 第38-39页 |
第6章 完善宽城区政务公开的具体措施 | 第39-44页 |
6.1 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五公开”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公开 | 第39-40页 |
6.1.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 第39-40页 |
6.1.2 落实“五公开”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公开 | 第40页 |
6.2 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加快智慧宽城及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 第40-41页 |
6.2.1 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创新 | 第40-41页 |
6.2.2 加快建设智慧宽城,促进政务“一张网”升级 | 第41页 |
6.3 准确、及时解读政策,形成与群众良性互动 | 第41-42页 |
6.4 完善监督、考评指标体系,强化社会监督作用 | 第42-43页 |
6.4.1 健全政务公开监督体系,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估结果 | 第42页 |
6.4.2 优化政务公开考核指标,扩大社会公众参与 | 第42-43页 |
6.5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政务公开队伍工作水平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