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项目来源与背景 | 第11-12页 |
1.1.1 项目来源 | 第11页 |
1.1.2 项目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TRIZ进化理论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数字电视机顶盒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数字电视机顶盒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18-22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TRIZ进化理论与辅助设计方法概述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TRIZ理论概述 | 第22-24页 |
2.2.1 TRIZ理论简介 | 第22-23页 |
2.2.2 TRIZ理论应用 | 第23-24页 |
2.3 TRIZ进化理论 | 第24-31页 |
2.3.1 S曲线技术成熟度分析 | 第24-25页 |
2.3.2 TRIZ进化模式 | 第25-26页 |
2.3.3 TRIZ进化规律 | 第26-31页 |
2.3.3.1 需求进化规律 | 第27-29页 |
2.3.3.2 功能进化规律 | 第29-30页 |
2.3.3.3 系统进化规律 | 第30-31页 |
2.3.4 TRIZ进化路线 | 第31页 |
2.4 辅助方法 | 第31页 |
2.5 基于TRIZ进化理论的产品设计创新需求确认流程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概述及分析 | 第34-38页 |
3.1 数字机电视顶盒产品概述 | 第35页 |
3.1.1 数字电视机顶盒简介 | 第35页 |
3.1.2 数字电视机顶盒分类 | 第35页 |
3.2 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分析 | 第35-37页 |
3.2.1 数字电视机顶盒功能分析 | 第35-36页 |
3.2.2 数字电视机顶盒外观分析 | 第36-37页 |
3.2.3 数字电视机顶盒组成部件分析 | 第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基于TRIZ进化理论的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需求研究 | 第38-61页 |
4.1 项目标书任务 | 第38-39页 |
4.2 设计调研与原始需求获取 | 第39-53页 |
4.2.1 市场调研与原始需求获取 | 第39-47页 |
4.2.2 消费者调研与原始需求获取 | 第47-51页 |
4.2.3 环境调研 | 第51页 |
4.2.4 生产技术调研 | 第51-52页 |
4.2.5 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原始需求汇总与整理 | 第52-53页 |
4.3 数字电视机顶盒设计定位 | 第53-56页 |
4.3.1 目标环境分析 | 第53页 |
4.3.2 目标用户群体分析 | 第53-56页 |
4.4 基于TRIZ进化理论的用户需求分析 | 第56-60页 |
4.4.1 用户原始需求整合分类 | 第56-57页 |
4.4.2 用户需求排序 | 第57-58页 |
4.4.3 用户需求预测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数字电视机顶盒设计实现 | 第61-78页 |
5.1 用户需求确定 | 第61页 |
5.2 品牌形象设计导入 | 第61页 |
5.3 初步概念方案 | 第61-66页 |
5.3.1 外观概念 | 第63-65页 |
5.3.2 交互设计概念 | 第65-66页 |
5.4 方案评估与优化 | 第66页 |
5.5 最终效果图 | 第66-68页 |
5.6 结构设计与说明 | 第68-72页 |
5.7 散热设计 | 第72-73页 |
5.8 成本控制与可靠性设计 | 第73-75页 |
5.9 小批量试产 | 第75页 |
5.10 设计评价 | 第75-77页 |
5.11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项目总结 | 第78-80页 |
6.1 项目工作 | 第78-79页 |
6.2 项目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1 用户需求问卷调查表 | 第84-87页 |
附录2 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原始需求汇总与整理表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