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革新的必然性 | 第10页 |
| 2.重视中职文秘专业实训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 3.模拟公司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可行性 | 第11页 |
| (二)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1-17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1-12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2-17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8页 |
| 2.实践意义 | 第18页 |
| (四)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1.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 2.调查研究法 | 第19页 |
| 3.实验研究 | 第19-20页 |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1.模拟公司的阐释 | 第20页 |
| 2.教学模式的界定 | 第20-21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 1.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页 |
| 2.情境认知理论 | 第21页 |
| 3.实用主义教育观 | 第21页 |
| 4.能力本位的职教思想 | 第21-23页 |
| 三、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构成 | 第23-29页 |
| (一)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念 | 第23页 |
| (二)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 第23页 |
| (三)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 第23-25页 |
| 1.物力条件方面 | 第24页 |
| 2.人力条件方面 | 第24-25页 |
| 3.动力条件方面 | 第25页 |
| (四)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 第25-27页 |
| 1.成立模拟公司 | 第25-26页 |
| 2.教学项目实施过程 | 第26-27页 |
| (五)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 第27-29页 |
| 四、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实验设计与实施 | 第29-37页 |
| (一)实验设计 | 第29-31页 |
| 1.实验目的 | 第29页 |
| 2.实验对象 | 第29页 |
| 3.实验内容 | 第29-30页 |
| 4.实验变量 | 第30页 |
| 5.实验假设 | 第30页 |
| 6.实验流程 | 第30-31页 |
| 7.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1页 |
| (二)实验实施 | 第31-37页 |
| 1.分组 | 第31页 |
| 2.前测 | 第31页 |
| 3.教学实验实施 | 第31-36页 |
| 4.后测 | 第36-37页 |
| 五、中职文秘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48页 |
| (一)数据采集 | 第37页 |
| (二)前测结果 | 第37-39页 |
| 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基本情况 | 第37页 |
| 2.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初始水平的相关数据 | 第37-39页 |
| (三)后测结果 | 第39-46页 |
| 1.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分析 | 第39-43页 |
| 2.实验组学生对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看法 | 第43-46页 |
| (四)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 1.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 第46页 |
|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 第46-47页 |
| 3.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 第47页 |
| 4.有利于专业课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深化 | 第47-48页 |
| 六、总结与展望 | 第48-51页 |
| (一)研究总结 | 第48页 |
| (二)研究不足 | 第48-49页 |
| 1.教学实验研究对象总量不大,教学实验时间过短 | 第49页 |
| 2.教学硬环境不够完备,项目任务难易程度有待验证 | 第49页 |
| 3.研究能力有限,该模式有待完善 | 第49页 |
| (三)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 1.学校的支持与保障方面 | 第50页 |
| 2.专业课教师组织与教学方面 | 第50页 |
| 3.专业课程与公司业务对接方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61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