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环金属化铂(Ⅱ)配合物的主客体超分子体系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1页
    1.1 超分子化学第12-17页
        1.1.1 超分子化学概述第12-13页
        1.1.2 非共价相互作用第13-17页
    1.2 主客体化学第17-27页
        1.2.1 大环主体的主客体化学第18-19页
        1.2.2 分子镊子主体的主客体化学第19-27页
    1.3 超分子聚合物第27-32页
        1.3.1 氢键驱动超分子聚合物第28页
        1.3.2 金属配位键驱动超分子聚合物第28-30页
        1.3.3 主客体化学作用驱动的超分子聚合物第30-32页
    1.4 环金属化铂(Ⅱ)配合物的研究发展第32-36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第二章 基于新型多吡啶铂(Ⅱ)配合物的超分子镊合体系的构筑第41-53页
    2.1 课题的引入第41-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5页
        2.2.1 原料、试剂和方法第42页
        2.2.2 N^N^C型环金属化分子镊子主体及单核铂(Ⅱ)配合物的合成第42-4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2.3.1 分子镊子主体及单核铂(Ⅱ)配合物的光谱性质研究第45-47页
        2.3.2 分子镊子主体与客体的主客体化学研究第47-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第三章 超分子大环与镊合主客体体系的构筑及性质对比第53-73页
    3.1 课题的引入第53-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60页
        3.2.1 原料、试剂和方法第54-55页
        3.2.2 N^N^N型环金属化铂(Ⅱ)大环主体和分子镊子主体的合成第55-56页
        3.2.3 N^N^N型环金属化铂(Ⅱ)大环主体1的合成第56-59页
        3.2.4 分子镊子主体2的合成第59-6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0-70页
        3.3.1 大环主体1与分子镊子主体2的光谱性质研究第60-61页
        3.3.2 大环主体和分子镊子主体与客体的主客体性质研究第61-70页
    3.4 本章小结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第四章 pH响应性超分子镊合体系的构筑及组装行为研究第73-93页
    4.1 课题的引入第73-74页
    4.2 实验部分第74-79页
        4.2.1 原料、试剂和方法第74页
        4.2.2 N^N^N型环金属化铂(Ⅱ)分子镊子主体及分子单体的合成第74-75页
        4.2.3 N^N^N型环金属化铂(Ⅱ)分子镊子主体1b的合成第75-76页
        4.2.4 分子单体5的合成第76-78页
        4.2.5 分子单体6的合成第78-7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9-90页
        4.3.1 分子镊子主体的性质研究第79-82页
        4.3.2 分子镊子主体的主客体化学性质第82-88页
        4.3.3 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性质研究第88-90页
    4.4 本章小结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五章 自络合型超分子镊合体系的构筑与组装行为研究第93-113页
    5.1 课题引入第93-94页
    5.2 实验部分第94-100页
        5.2.1 原料、试剂和方法第94页
        5.2.2 分子镊子主体及分子单体的合成第94-95页
        5.2.3 分子镊子主体1 a的合成第95-97页
        5.2.4 分子单体3的合成第97-10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0-111页
        5.3.1 分子镊子主体的自络合行为研究第100-109页
        5.3.2 分子镊子主体响应性研究第109-110页
        5.3.3 超分子聚合物的性质研究第110-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3页
总结与展望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材料层间势的调控及界面位错结构的力学研究
下一篇:Particle-Particle RPA和RPA梯度优化在数值原子轨道框架下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