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用材料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总论)论文

铝锂合金中Al3Li相沉淀过程及性质的相场法和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8页
        1.1.1 铝锂合金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1.2 铝锂合金的强化机制第15-16页
        1.1.3 Al-Li二元合金体系第16-18页
    1.2 二元Al-Li合金相场模拟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弹性应变能对沉淀过程的影响第19-21页
    1.4 元素对二元Al-Li合金的影响第21-25页
        1.4.1 Fe、Si、H和碱金属对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1.4.2 Cu对 Al-Li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22页
        1.4.3 Mg和 Ag对 Al-Li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22-23页
        1.4.4 Zn对 Al-Li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23-24页
        1.4.5 Sc、Zr和 Mn对 Al-Li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24页
        1.4.6 其他合金元素对Al-Li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24-25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25-27页
2 第一性及相场计算方法第27-35页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27-30页
        2.1.1 密度泛函理论第27-28页
        2.1.2 交换关联泛函第28-29页
        2.1.3 第一性原理软件介绍第29-30页
    2.2 含应变能的二元微观相场模型第30-35页
        2.2.1 二元微观相场模型第30-31页
        2.2.2 应用到面心立方晶格第31-33页
        2.2.3 二维投影动力学第33-34页
        2.2.4 无量纲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第34-35页
3 弹性应变能对Al-Li二元合金沉淀过程的影响第35-48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弹性应变能对失稳区δ′相沉淀过程的影响第36-42页
        3.2.1 弹性应变能对失稳区原子演化的影响第36-39页
        3.2.2 弹性应变能对平均序参数及占位几率的影响第39-42页
    3.3 弹性应变能对过渡区δ′相沉淀过程的影响第42-47页
        3.3.1 弹性应变能对过渡区原子演化的影响第43-45页
        3.3.2 弹性应变能对平均序参数及占位几率的影响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压力下Al-Li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的研究第48-67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计算方法第4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9-66页
        4.3.1 结构性质第49-54页
        4.3.2 弹性性质第54-62页
        4.3.3 热力学性质第62-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本征点缺陷对Al_3Li相性质的影响第67-89页
    5.1 引言第67-68页
    5.2 计算模型及方法第68-69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9-88页
        5.3.1 点缺陷形成焓第69-72页
        5.3.2 弹性性质第72-79页
        5.3.3 德拜温度和声速第79-83页
        5.3.4 点缺陷浓度第83-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6 合金元素对Al_3Li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89-104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计算模型及方法第90-91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91-102页
        6.3.1 择优占位及相稳定性第91-93页
        6.3.2 弹性性质第93-100页
        6.3.3 德拜温度第100-102页
    6.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7 Al/Al_3Li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104-114页
    7.1 引言第104页
    7.2 计算方法第104-105页
    7.3 表面模型及收敛性测试第105-109页
    7.4 Al/Al_3Li界面模型第109-111页
    7.5 界面能及形核分析第111-113页
    7.6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8 总结与展望第114-118页
    8.1 结论第114-116页
    8.2 创新点第116-117页
    8.3 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2-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具钢表面自纳米化盐浴渗钒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网络蠕虫病毒传播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