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薛定谔方程下光束传输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32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孤子光束 | 第10-15页 |
| 1.2.1 孤子的历史来源和发展过程 | 第10-11页 |
| 1.2.2 光孤子分类以及形成机理 | 第11-13页 |
| 1.2.3 孤子相互作用的国内外进展 | 第13-15页 |
| 1.3 艾里光束 | 第15-22页 |
| 1.3.1 艾里光束的来源 | 第15-16页 |
| 1.3.2 艾里光束的特性 | 第16-19页 |
| 1.3.3 艾里光束的产生方式 | 第19-20页 |
| 1.3.4 艾里光束相互作用的国内外进展 | 第20-22页 |
| 1.4 超高斯光束 | 第22-25页 |
| 1.4.1 超高斯光束的来源 | 第22页 |
| 1.4.2 超高斯光束的国内外进展及应用 | 第22-25页 |
| 1.5 分数薛定谔方程的来源和发展 | 第25-29页 |
| 1.6 本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及结构安排 | 第29-32页 |
| 第2章 传输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32-36页 |
| 2.1 光场中的光束空间传输理论 | 第32-33页 |
| 2.2 解析方法 | 第33-34页 |
| 2.3 数值方法 | 第34-36页 |
| 第3章 分数薛定谔方程中的孤子光束相互作用传输 | 第36-45页 |
| 3.1 初始相对间隔对两孤子相互作用影响 | 第36-40页 |
| 3.2 初始相位差参量对两孤子相互作用影响 | 第40-42页 |
| 3.3 初始相对振幅参量对两孤子相互作用影响 | 第42-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4章 分数薛定谔方程中的艾里光束相互作用传输 | 第45-60页 |
| 4.1 初始间隔对两艾里相互作用影响 | 第45-51页 |
| 4.2 初始振幅参量对两艾里相互作用影响 | 第51-55页 |
| 4.3 初始相位差参量对两艾里相互作用影响 | 第55-5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5章 分数薛定谔方程中超高斯光束的传输 | 第60-72页 |
| 5.1 线性传输 | 第60-65页 |
| 5.2 非线性传输 | 第65-68页 |
| 5.3 物理解析 | 第68-7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