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水团簇的分子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分子模拟理论方法第11-12页
        1.2.1 量子力学方法(Quantum Mechanics,QM)第11页
        1.2.2 分子力学方法(Molecular Mechanics,MM)第11页
        1.2.3 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 Dynamics,MD)第11-12页
        1.2.4 蒙特卡洛方法(Monte Carlo,MC)第12页
    1.3 水团簇简介第12-14页
        1.3.1 水分子势能模型第12-13页
        1.3.2 氢键第13页
        1.3.3 水团簇结构第13-14页
        1.3.4 水团簇分布第14页
    1.4 改变水团簇结构的物理方法第14-16页
        1.4.1 直接加热法第14-15页
        1.4.2 外加磁场法第15页
        1.4.3 外加电场法第15页
        1.4.4 其它物理方法第15-16页
    1.5 改变水团簇结构的化学方法第16-18页
        1.5.1 离子-水混合团簇第16-18页
        1.5.2 其它混合团簇第18页
    1.6 水团簇表征实验方法第18-19页
        1.6.1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第18页
        1.6.2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第18-19页
        1.6.3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RM)第19页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1.7.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7.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模拟方法的选择与验证第21-32页
    2.1 密度泛函方法的选择验证第21页
    2.2 力场的选择与验证第21-23页
    2.3 水固液相变第23-26页
        2.3.1 动力学计算模型与参数第23页
        2.3.2 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23-26页
    2.4 水气液相变第26-28页
        2.4.1 动力学计算模型与参数第26-27页
        2.4.2 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27-28页
    2.5 水超临界态模拟第28-31页
        2.5.1 水超临界态简介第28-29页
        2.5.2 动力学计算模型与参数设置第29页
        2.5.3 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29-31页
    2.6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水团簇结构与稳定性研究第32-43页
    3.1 前言第32页
    3.2 计算方法第32-33页
        3.2.1 水团簇初始模型构建方法第32页
        3.2.2 参数设置第32-33页
    3.3 水团簇(H_2O)_n(n=2-50)结构第33-39页
    3.4 水团簇(H_2O)_n(n=2-50)能量及稳定性第39-41页
    3.5 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水团簇尺度影响因素研究第43-66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温度对水团簇影响第43-46页
    4.3 电场对水团簇的影响第46-49页
        4.3.1 电场下水团簇的结构第46页
        4.3.2 电场对水扩散系数的影响第46-49页
    4.4 离子对水团簇的影响第49-60页
        4.4.1 离子水团簇电子结构第49-54页
        4.4.2 离子水溶液动力学模拟第54-57页
        4.4.3 真实盐溶液动力学模拟第57-59页
        4.4.4 盐溶液岩心流动实验第59-60页
    4.5 岩石表面对水团簇的影响第60-64页
        4.5.1 岩石表面建模第60-61页
        4.5.2 疏水岩石表面与水团簇相互作用第61-63页
        4.5.3 亲水岩石表面与水团簇相互作用第63-64页
    4.6 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低渗油藏注水动力学模拟第66-77页
    5.1 前言第66页
    5.2 低渗油藏注水分子动力学模拟第66-68页
    5.3 低渗油藏注水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第68-74页
        5.3.1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Coarse-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CGMD)第68-69页
        5.3.2 纯水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第69-71页
        5.3.3 岩石-水-岩石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第71-74页
    5.4 低渗油藏下注盐溶液分子动力学模拟第74-75页
    5.5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建议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因重组藻蓝胆素的组合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研究
下一篇:DPP类导电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