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混凝土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 钢管混凝土简介及其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2.1 钢管混凝土结构特点及原理 | 第12页 |
1.2.2 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钢管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超高强混凝土概述 | 第14-16页 |
1.3.1 活性粉末混凝土 | 第14-15页 |
1.3.2 普通超高强混凝土制备技术 | 第15-16页 |
1.4 机制砂混凝土 | 第16-17页 |
1.5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5.1 选题背景 | 第17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组成设计 | 第20-47页 |
2.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2.1.1 原材料 | 第20-21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 基于密实骨架堆积的超高强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22-26页 |
2.3 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降粘与工作性能优化 | 第26-36页 |
2.3.1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胶凝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26-30页 |
2.3.2 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专用外加剂 | 第30-36页 |
2.4 配合比设计参数对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性能影响 | 第36-45页 |
2.4.1 胶凝材料组成 | 第36-37页 |
2.4.2 胶凝材料用量 | 第37-39页 |
2.4.3 水胶比 | 第39-40页 |
2.4.4 砂率 | 第40-41页 |
2.4.5 机制砂种类及细度模数 | 第41-43页 |
2.4.6 石粉含量 | 第43-44页 |
2.4.7 骨料最大粒径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膨胀性能协同设计 | 第47-57页 |
3.1 膨胀剂的分类及其膨胀机理 | 第47-48页 |
3.2 不同膨胀剂对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 | 第48-51页 |
3.3 膨胀剂对超高强钢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 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膨胀性能设计 | 第53-55页 |
3.5 机制砂超高强补偿收缩钢管混凝土的设计方法 | 第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纤维增强机制砂超高强钢管混凝土 | 第57-69页 |
4.1 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57-63页 |
4.1.1 纤维增强机理 | 第57-58页 |
4.1.2 纤维种类及其物理力学性能 | 第58页 |
4.1.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8-60页 |
4.1.4 纤维对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4.2 纤维限缩与膨胀剂协同体积稳定性提升技术 | 第63-64页 |
4.3 混凝土徐变及组合构件性能 | 第64-67页 |
4.3.1 超高强钢管混凝土徐变 | 第64-65页 |
4.3.2 超高强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超高强钢管混凝土胶凝浆体水化及其微结构 | 第69-75页 |
5.1 超高强钢管混凝土的早期水化反应放热特性分析 | 第69-70页 |
5.2 超高强钢管混凝土的水化程度分析 | 第70-71页 |
5.3 超高强钢管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分析 | 第71-75页 |
5.3.1 XRD | 第71-72页 |
5.3.2 扫描电镜 | 第72-75页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第75-80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75页 |
6.2 施工配合比及混凝土性能 | 第75-76页 |
6.3 施工前准备 | 第76-77页 |
6.4 施工中控制 | 第77-78页 |
6.5 管内混凝土密实度检测 | 第78-8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一 硕士期间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