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 第11页 |
(二)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从理论的角度 | 第12页 |
(二)从教师的角度 | 第12页 |
(三)从学生的角度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查阅法 | 第13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13页 |
(四)访谈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一、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一)TPACK的起源历史与构成要素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TPACK概念特征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数学学科的TPACK框架研究综述 | 第1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一)TPACK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二)TPACK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三、TPACK测量与评价研究 | 第18-19页 |
四、空间几何体的教学研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0-26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0页 |
二、问卷编制 | 第20-21页 |
(一)设计思路 | 第20页 |
(二)设计过程 | 第20页 |
(三)内容说明 | 第20-21页 |
三、调查过程 | 第21页 |
(一)调查方法 | 第21页 |
(二)教师访谈设计 | 第21页 |
(三)数据的处理 | 第21页 |
四、问卷试测及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1-26页 |
(一)试测问卷的设计 | 第21-22页 |
(二)信度分析 | 第22-23页 |
(三)效度分析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26-65页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 第26-27页 |
二、高中数学教师TPACK现状总体分析 | 第27-28页 |
(一)利用spss对教师翻新信息技术方式统计如图4-1所示 | 第27-28页 |
(二)各维度整体分析 | 第28页 |
三、教师TPACK现状差异分析——以空间几何体的教学为例 | 第28-62页 |
(一)关于CK的差异分析 | 第28-34页 |
(二)关于PK的差异分析 | 第34-40页 |
(三)关于TK的差异分析 | 第40-44页 |
(四)关于PCK的差异分析 | 第44-49页 |
(五)关于TCK的差异分析 | 第49-53页 |
(六)关于TPK的差异分析 | 第53-58页 |
(七)关于TPACK的差异分析 | 第58-62页 |
四、问卷研究结果 | 第62-63页 |
五、教师访谈及整理 | 第63-65页 |
(一)对50岁以上且教龄为16年以上的省重点高中教师的访谈 | 第63页 |
(二)对21-30岁,教龄为5年以下的市重点高中的教师的访谈 | 第63-64页 |
(三)访谈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二、启示与建议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9-70页 |
一、研究的局限性 | 第69页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注释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附录1:TPACK视角下高中教师空间几何体教学的问卷调查 | 第75-78页 |
附录2:教师访谈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