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改善学生食品安全行为,身心健康发展 | 第11-12页 |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综合发展 | 第12页 |
(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育人功能 | 第12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研究流程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第14页 |
(二)食品安全 | 第14-15页 |
(三)食品检疫 | 第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 第19-38页 |
一、校本课程开发环境分析 | 第19-30页 |
(一)学校环境分析 | 第19-22页 |
(二)学生需求分析 | 第22-30页 |
二、“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 | 第30-33页 |
(一)课程定位 | 第30-31页 |
(二)高中“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 | 第31-33页 |
三、“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 | 第33-38页 |
(一)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第33-34页 |
(二)课程内容来源 | 第34-35页 |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策略 | 第35页 |
(四)“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具体内容 | 第35-38页 |
第四章 “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38-47页 |
一、课程实施的流程 | 第38页 |
(一)准备阶段:2018年2月~4月 | 第38页 |
(二)开发阶段:2018年4月~6月 | 第38页 |
(三)实施阶段:2018年9月~11月 | 第38页 |
(四)评价阶段:2018年11月~12月 | 第38页 |
二、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 | 第38-40页 |
(一)讲授法 | 第39页 |
(二)讨论法 | 第39页 |
(三)视听法 | 第39页 |
(四)小组调查法 | 第39-40页 |
三、课程实施案例 | 第40-47页 |
第五章 “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47-54页 |
一、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 第47-50页 |
(一)学生自评 | 第47-48页 |
(二)同伴互评 | 第48页 |
(三)教师评价 | 第48-49页 |
(四)学生学业成绩测试 | 第49-50页 |
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 第50-54页 |
(一)课程实施前的评价 | 第50-51页 |
(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一)促进学生发展 | 第54页 |
(二)促进校本课程发展 | 第54页 |
(三)促进教师发展 | 第54-55页 |
二、研究思考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70页 |
附录1 食品安全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2 课程测试卷 | 第61-62页 |
附录3 教材体例 | 第62-68页 |
附录4 课程内容框架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