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习题课有效教学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一)习题课的重要性第11页
        (二)习题课上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三)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2页
        (四)高考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第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有效教学的研究第12-13页
        (二)高中生物习题课研究第13-14页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一)研究目的第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5页
        (二)课堂观察法第15页
        (三)问卷调查法第15页
        (四)行动研究法第15页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6-22页
    一、概念界定第16-20页
        (一)有效教学的界定第16-17页
        (二)习题课有效教学界定第17页
        (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习题课有效教学的定位第17-18页
        (四)习题课有效教学的作用第18-19页
        (五)影响习题课有效教学的因素第19-20页
    二、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一)建构主义理论第20-21页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1页
        (三)多元智能理论第21页
        (四)主体教育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习题课有效教学的调查与分析第22-38页
    一、学生习题课学习现状调查第22-31页
        (一)调查问卷的制定与实施第22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2-30页
        (三)学生习题课学习现状调查的结论第30-31页
    二、教师习题课有效教学的调查第31-38页
        (一)调查问卷的制定与实施第31页
        (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31-37页
        (三)教师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的结论第37-38页
第四章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习题课有效教学的原则与策略第38-48页
    一、新课标下高中生物习题课的教学原则第38-39页
        (一)习题设置的层次性原则第38页
        (二)习题教学的引导性原则第38页
        (三)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原则第38-39页
        (四)课堂前后评价有效性原则第39页
    二、新课标下高中生物习题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第39-47页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的策略第39-40页
        (二)设置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探究的策略第40-42页
        (三)利用错题资源、开展变式训练的策略第42-44页
        (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的策略第44-45页
        (五)引导学生命题、强化解题思维的策略第45-47页
    三、习题课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第47-48页
第五章 新课标下习题课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第48-62页
    一、研究方案设计第48-49页
        (一)研究目的第48页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第48页
        (三)研究过程及注意事项第48-49页
    二、实施研究过程第49-60页
        (一)案例一第49-53页
        (二)案例二第53-60页
    三、研究结果分析第60-62页
        (一)学业成绩第60-61页
        (二)课堂效果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一、研究结论第62页
    二、不足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第66-68页
附录2:教师调查问卷第68-70页
附录3:章节测试题第70-76页
附录4:期末模拟试题第76-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EAM理念下高中生化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食品安全及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