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一)选题符合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引领 | 第11-12页 |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是现实所需 | 第12页 |
(三)个人专业要求和研究兴趣 | 第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小古文教学研究 | 第14-15页 |
(四)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文教学研究 | 第15-16页 |
(五)发现的问题 | 第16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6-18页 |
(一)对教师的作用 | 第16-17页 |
(二)对学生的作用 | 第17页 |
(三)对教学的作用 | 第17-18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古文教学概述 | 第21-28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 | 第21-22页 |
(一)核心素养 | 第21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 | 第21-22页 |
二、小古文教学 | 第22-26页 |
(一)小古文 | 第22-23页 |
(二)小古文教学现状 | 第23-26页 |
三、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古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 第26-28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古文教学的方向指引 | 第26-27页 |
(二)小古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原则 | 第28-35页 |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读促悟,夯实基础 | 第28-30页 |
(一)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 第29页 |
(二)在诵读中感知语言 | 第29-30页 |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畅玩课堂,活跃思维 | 第30-31页 |
(一)创新教法,激情引趣 | 第30-31页 |
(二)游戏教学,开启智慧 | 第31页 |
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心灵解读,品味创造 | 第31-33页 |
(一)联系生活,亲近古文 | 第31-32页 |
(二)搭建桥梁,想象体验 | 第32页 |
(三)鼓励引导,恰当点评 | 第32-33页 |
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浸润感染,涵养人文 | 第33-35页 |
(一)循序渐进,启蒙为先 | 第33页 |
(二)拓展延伸,积累为重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制定小古文教学方法 | 第35-44页 |
一、语言素养:在读写中建构运用 | 第35-37页 |
(一)花样朗读感受古韵 | 第35-36页 |
(二)图文结合积累文言 | 第36-37页 |
(三)创意写作表达运用 | 第37页 |
二、思维素养:在想象中发展提升 | 第37-39页 |
(一)猜一猜活跃思维 | 第38页 |
(二)画一画丰富想象 | 第38-39页 |
(三)演一演批判发现 | 第39页 |
三、审美素养:在鉴赏中丰富提高 | 第39-41页 |
(一)创设暗示情景品味古文志趣美 | 第40页 |
(二)文白比较阅读感受古文古韵美 | 第40-41页 |
四、文化素养:在陶冶中传承理解 | 第41-44页 |
(一)把握精髓探寻本源 | 第41-42页 |
(二)趣说故事演绎精彩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还应注意的问题 | 第44-51页 |
一、选择中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 第44-46页 |
(一)基于语言素养确定小古文教学内容 | 第44-45页 |
(二)基于思维素养确定小古文教学内容 | 第45页 |
(三)基于审美素养确定小古文教学内容 | 第45-46页 |
(四)基于文化素养确定小古文教学内容 | 第46页 |
二、拓展中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 第46-51页 |
(一)课内外相结合,寻找教材链接点 | 第47-48页 |
(二)抓线索选文本,设计群文阅读课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