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分析框架下建发股份财务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理论基础 | 第9-13页 |
1.1.1 哈佛分析框架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第9-10页 |
1.1.2 哈佛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 第10-11页 |
1.1.3 哈佛分析框架的要素 | 第11-13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研究问题 | 第17-18页 |
第2章 战略分析 | 第18-28页 |
2.1 建发股份发展状况 | 第18-21页 |
2.1.1 建发股份简要介绍 | 第18页 |
2.1.2 建发股份的战略目标 | 第18-19页 |
2.1.3 建发股份的核心竞争力 | 第19页 |
2.1.4 核心业务之供应链运营管理 | 第19-20页 |
2.1.5 核心业务之房地产开发 | 第20-21页 |
2.2 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分析(PEST) | 第21-24页 |
2.2.1 政策环境 | 第21-22页 |
2.2.2 行业竞争环境 | 第22页 |
2.2.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22-23页 |
2.2.4 技术环境 | 第23-24页 |
2.3 公司内部经营环境分析(SWOT) | 第24-28页 |
2.3.1 经营能力的优势 | 第24-25页 |
2.3.2 经营能力的不足 | 第25-26页 |
2.3.3 经营面临的机遇 | 第26页 |
2.3.4 经营面临的挑战 | 第26-28页 |
第3章 会计分析 | 第28-34页 |
3.1 关键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确认 | 第28-29页 |
3.2 重点财务指标的分析 | 第29-34页 |
3.2.1 资产类 | 第29-31页 |
3.2.2 负债类 | 第31-32页 |
3.2.3 所有者权益类 | 第32-34页 |
第4章 财务分析 | 第34-40页 |
4.1 财务能力分析 | 第34-37页 |
4.1.1 盈利能力 | 第34-35页 |
4.1.2 营运能力 | 第35页 |
4.1.3 偿债能力 | 第35-36页 |
4.1.4 成长能力 | 第36-37页 |
4.2 杜邦分析 | 第37-40页 |
第5章 前景分析 | 第40-47页 |
5.1 发展前景预测 | 第40-42页 |
5.1.1 供应链运营方面 | 第40页 |
5.1.2 房地产业务方面 | 第40-41页 |
5.1.3 公司发展战略方面 | 第41-42页 |
5.2 潜在的风险 | 第42-43页 |
5.2.1 宏观环境变化 | 第42页 |
5.2.2 行业竞争加剧 | 第42-43页 |
5.2.3 财务风险提高 | 第43页 |
5.2.4 并购优质标的竞争激烈 | 第43页 |
5.3 面临的机遇 | 第43-47页 |
5.3.1 供应链战略优化 | 第43-44页 |
5.3.2 房地产行业调整 | 第44-45页 |
5.3.3 供给侧改革机遇 | 第45页 |
5.3.4 上市融资平台快速发展 | 第45-47页 |
第6章 分析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47-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6.1.1 财务指标总体向好 | 第47页 |
6.1.2 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水平较高 | 第47-48页 |
6.1.3 优势及不足 | 第48-49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6.2.1 投资分析决策优化 | 第49-50页 |
6.2.2 关注重点财务指标 | 第50-51页 |
6.2.3 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 第51-52页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