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20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及其伦理意蕴 | 第22-31页 |
2.1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 第22-25页 |
2.1.1 服务型政府内涵 | 第22-24页 |
2.1.2 服务型政府特征 | 第24-25页 |
2.2 服务型政府的伦理意蕴 | 第25-31页 |
2.2.1 公共人:服务角色的伦理定位 | 第25-27页 |
2.2.2 公益至上:服务目标的伦理规定 | 第27-29页 |
2.2.3 秩序与效果:服务方式的伦理价值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 第31-40页 |
3.1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构中取得的伦理成效 | 第31-34页 |
3.1.1 公共服务和公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 第31-32页 |
3.1.2 公平与正义成为首要价值取向 | 第32-33页 |
3.1.3 行政行为高效透明 | 第33-34页 |
3.2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伦理问题 | 第34-37页 |
3.2.1 政府理念:官本位观念依然存在 | 第35页 |
3.2.2 政府行为:非理性行政引发信任危机 | 第35-36页 |
3.2.3 政府绩效:行政效率欠佳 | 第36-37页 |
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构中伦理问题的成因 | 第37-40页 |
3.3.1 公仆意识淡薄造成主客体倒置 | 第38页 |
3.3.2 体制机制相对滞后导致政府服务职能错位 | 第38-39页 |
3.3.3 行政伦理选择冲突诱发行政人格缺失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服务型政府建构的伦理路径 | 第40-54页 |
4.1 培育服务型政府的伦理环境 | 第40-45页 |
4.1.1 服务型政府的社会伦理培育 | 第41-43页 |
4.1.2 服务型政府的内生性伦理推动 | 第43-45页 |
4.2 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公共伦理体制 | 第45-50页 |
4.2.1 理顺服务型政府内部的公共伦理关系 | 第45-48页 |
4.2.2 培植与规制公共服务的多元伦理主体 | 第48-50页 |
4.3 规范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行为 | 第50-54页 |
4.3.1 完善行政伦理立法 | 第50-52页 |
4.3.2 推动政府行政信息公开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