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政府管制波动与环境治理绩效:作用方向、地域甄别与政策建议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环境管制相关研究第12-14页
        1.2.2 政府环境管制与环境绩效相关研究第14-16页
        1.2.3 政府管制波动相关研究第16-17页
        1.2.4 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9-21页
        1.4.1 本文创新点第19-20页
        1.4.2 不足之处第20-21页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第21-30页
    2.1 基本概念第21-25页
        2.1.1 绿色悖论第21-22页
        2.1.2 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第22页
        2.1.3 波特假说第22-23页
        2.1.4 污染天堂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第23-25页
        2.1.5 环境标准竞次假说第25页
    2.2 理论分析第25-30页
        2.2.1 公共物品理论第25-26页
        2.2.2 外部性理论第26-27页
        2.2.3 委托代理理论第27-28页
        2.2.4 公共选择理论第28-29页
        2.2.5 政府博弈理论第29-30页
3 我国环境治理绩效和政府环境管制波动现状分析第30-40页
    3.1 我国环境治理绩效现状第30-36页
        3.1.1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概述第30-33页
        3.1.2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绩效现状第33-34页
        3.1.3 我国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绩效现状的地域特征第34-36页
    3.2 我国环境管制波动现状第36-38页
    3.3 我国环境治理绩效和政府环境管制波动的现存问题第38-40页
4 我国环境治理绩效和政府环境管制波动的实证分析第40-63页
    4.1 计量模型的建立第40-44页
        4.1.1 方法选择第40-41页
        4.1.2 机制分析第41-43页
        4.1.3 模型设定第43-44页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第44-49页
        4.2.1 变量选取第44-48页
        4.2.2 数据说明第48-49页
    4.3 实证研究第49-59页
        4.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9-50页
        4.3.2 豪斯曼检验(HausmanTest)第50-51页
        4.3.3 静态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估计第51-53页
        4.3.4 动态面板数据的SYS-GMM估计第53-55页
        4.3.5 分地域动态面板数据的SYS-GMM估计第55-57页
        4.3.6 稳健性检验第57-59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59-63页
        4.4.1 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第59-61页
        4.4.2 分地域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第61-63页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3-70页
    5.1 研究结论第63-65页
    5.2 政策建议第65-70页
        5.2.1 制定合理的政府环境管制强度并进行动态调整第65页
        5.2.2 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意识与机制第65-66页
        5.2.3 对不同地域实行不同的贸易开放政策,并使之与环境保护政策相协调第66-67页
        5.2.4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回报率第67页
        5.2.5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第67-68页
        5.2.6 制定相关政策刺激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第68页
        5.2.7 减少政府环境管制强度的波动,注重环境保护政策的连续性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411-5p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转移中的作用
下一篇: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效率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