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研究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绪论 | 第15-21页 |
一、研究内容与价值 | 第15-16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圣之字义衍变及其属性 | 第21-47页 |
第一节 圣的本义以及涵义衍变 | 第21-27页 |
第二节 圣的智慧属性 | 第27-31页 |
第三节 圣的道德属性 | 第31-37页 |
第四节 圣的政治属性 | 第37-40页 |
第五节 圣的宗教属性 | 第40-47页 |
第二章 历史典籍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47-62页 |
第一节 《尚书》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47-50页 |
第二节 《逸周书》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左传》《国语》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51-56页 |
第四节 《战国策》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56-62页 |
第三章 儒家典籍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62-82页 |
第一节 《论语》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62-64页 |
第二节 大、小戴《礼记》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64-70页 |
第三节 《孟子》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70-73页 |
第四节 《荀子》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73-82页 |
第四章 道家典籍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82-111页 |
第一节 《老子》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82-88页 |
第二节 《列子》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88-92页 |
第三节 《庄子》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92-101页 |
第四节 《黄帝四经》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01-105页 |
第五节 《鹖冠子》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05-111页 |
第五章 法家典籍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11-125页 |
第一节 《商君书》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11-115页 |
第二节 《慎子》佚文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15-116页 |
第三节 《申子》佚文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16-117页 |
第四节 《韩非子》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17-125页 |
第六章 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的价值及其启示 | 第125-135页 |
第一节 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的当世价值 | 第125-130页 |
第二节 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的当今启示 | 第130-135页 |
结语 | 第135-137页 |
附录 《晏子春秋》中的圣人观念及形象 | 第137-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49页 |
后记 | 第149-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