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航空运输经济论文--中国航空运输论文

我国民航适航审定体系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1页
        (二) 选题目的第11-12页
        (三) 研究意义第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 民航适航审定理论文献概述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第15-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页
        (一) 文献分析法第16页
        (二) 比较分析法第16页
        (三) 案例分析法第16页
    四、创新点第16-18页
        (一) 精准定义适航审定体系第16-17页
        (二) 提出适航审定项目监督的研究方向第17-18页
第二章 民航适航审定概述第18-26页
    一、适航审定的相关概念第18页
        (一) 适航性第18页
        (二) 适航审定第18页
        (三) 适航审定体系第18页
    二、适航审定的主客体及内容第18-19页
        (一) 适航审定的主体和客体第18页
        (二) 适航审定的内容第18页
        (三) 适航审定的作用和意义第18-19页
    三、我国适航审定体系发展脉络第19-26页
        (一) 我国适航审定体系的发展历程第19页
        (二) 我国典型民用飞机的适航审定过程第19-22页
        (三) 我国适航审定体系现状第22-26页
第三章 我国民航适航审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6-35页
    一、我国适航审定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一) 适航审定体系发展速度慢第26页
        (二) 适航条款理解不透彻第26-27页
        (三) 适航委任代表机制使用不当第27-28页
        (四) 国产民用航空产品国际认可度低第28-29页
        (五) 工业界申请人对适航审定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第29页
        (六) 不同地区的审查标准不统一第29-30页
    二、我国适航审定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0-35页
        (一) 适航审定人员匮乏、审定机构偏少第30页
        (二) 我国适航审定技术研究不足、缺乏适航法规的基础性支持文件第30-31页
        (三) 局方对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的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不够信任第31-32页
        (四) 我国适航当局与国外先进适航当局的双边适航合作不畅第32-33页
        (五) 适航审定人员存在重视“监督检查”、轻视“宣传帮助”的思维第33页
        (六) 适航审定项目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第33-35页
第四章 我国民航适航审定体系优化的措施第35-45页
    一、加快适航审定组织机构体系发展速度第35-37页
        (一) 在民航各监管局层面成立生产监督部门第35页
        (二) 保障各专业审定中心的成立和运行第35-37页
        (三) 建立与适航审定工作特性相匹配的薪酬体系第37页
    二、加强适航审定技术的研究力度第37-39页
        (一) 建立适航审定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第37-38页
        (二) 建立制定我国适航审定技术指导性资料的机制第38-39页
    三、优化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机制第39-41页
        (一) 优化局方对适航委任代表的培训和考核评估机制第39-40页
        (二) 放开委任代表授权权限第40页
        (三) 扩大委任单位代表的应用范围第40-41页
    四、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双边合作第41-42页
        (一) 开展供应商管理的国际合作第41页
        (二) 在美欧等航空发达国家设立适航审定代表处第41-42页
        (三) 利用国产飞机项目推动中美和中欧双边适航合作第42页
    五、促进局方和工业界申请人良好合作第42-43页
        (一) 打造适航第一重要性的良好氛围第42-43页
        (二) 培养适航工作者正直诚实的职业素养第43页
        (三) 优化局方监察员宣传帮助机制第43页
    六、完善适航审定项目的监督机制第43-45页
        (一) 建设适航审定项目监管系统第43-44页
        (二) 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第44页
        (三) 加大对适航审定人员腐败的处罚力度第44-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7页
    一、研究结论第45页
    二、研究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航CRM系统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上海Nabtesco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