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2-15页 |
2.1 资料 | 第12-13页 |
2.2 方法 | 第13-15页 |
2.2.1 EOF方法的介绍 | 第13-14页 |
2.2.2 小波分析的介绍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平流层风场和准零风层分布 | 第15-34页 |
3.1 经向温度梯度与平流层风场以及准零风层的关系 | 第15-17页 |
3.2 风场和准零风层随经度的分布 | 第17-29页 |
3.3 平流层风场和准零风层随纬度的分布 | 第29-34页 |
第四章 QBO不同位相对准零风层的影响 | 第34-60页 |
4.1 QBO的特征分析 | 第34-45页 |
4.1.1 QBO的周期特征 | 第35-36页 |
4.1.2 QB0在赤道垂直面上的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4.1.3 QBO在热带平流层的三维分布特征 | 第38-42页 |
4.1.4 QBO的下传特征 | 第42-44页 |
4.1.5 小结 | 第44-45页 |
4.2 QBO位相的划分 | 第45-48页 |
4.3 QBO位相对平流层风场和准零风层的影响 | 第48-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冬季SSW对准零风层形成和消散的影响 | 第60-66页 |
5.1 SSW发生时温度场的情况 | 第60-62页 |
5.2 SSW对准零风层的影响 | 第62-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