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制动装置论文

高速列车闸片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2页
        1.2.1 高速列车制动模式概述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3 国内研究概况第12页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2-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热-机耦合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及软件介绍第14-20页
    2.1 传热基本原理第14-15页
        2.1.1 热量传递方式第14-15页
        2.1.2 温度场的热传导方程及定解条件第15页
    2.2 弹性力学基本原理第15-17页
        2.2.1 基本量第15-16页
        2.2.2 基本方程第16-17页
    2.3 热-机耦合问题有限元求解第17-18页
        2.3.1 热传导问题有限元求解第17页
        2.3.2 热应力问题有限元求解第17-18页
        2.3.3 摩擦生热分析第18页
    2.4 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简介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闸片结构表征及优化第20-38页
    3.1 结构因子表征方式第20-22页
    3.2 闸片结构优化流程第22-23页
    3.3 优化前后闸片排列布局第23-30页
        3.3.1 圆形闸片排列布局第23-26页
        3.3.2 正六边形闸片排列布局第26-28页
        3.3.3 异形闸片排列布局第28-30页
    3.4 优化前后结构因子第30-35页
        3.4.1 圆形闸片结构因子第30-32页
        3.4.2 正六边形闸片结构因子第32-34页
        3.4.3 异形闸片结构因子第34-35页
    3.5 不同形状闸片结构因子对比分析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温度场分析第38-58页
    4.1 圆形闸片温度场分析第38-45页
        4.1.1 理想化建模条件第38页
        4.1.2 参数设置第38-40页
        4.1.3 温度场分析第40-45页
    4.2 正六边形闸片温度场分析第45-50页
        4.2.1 理想化建模条件第45页
        4.2.2 参数设置第45-46页
        4.2.3 温度场分析第46-50页
    4.3 异形闸片温度场分析第50-55页
        4.3.1 理想化建模条件第50页
        4.3.2 参数设置第50-55页
    4.4 不同形状闸片温度场对比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应力场分析第58-73页
    5.1 圆形闸片应力场分析第58-62页
        5.1.1 理想化建模条件第58页
        5.1.2 参数设置第58页
        5.1.3 应力场分析第58-62页
    5.2 正六边形闸片应力场分析第62-67页
        5.2.1 理想化建模条件第62页
        5.2.2 参数设置第62-63页
        5.2.3 应力场分析第63-67页
    5.3 异形闸片应力场分析第67-70页
        5.3.1 理想化建模条件第67页
        5.3.2 参数设置第67页
        5.3.3 应力场分析第67-70页
    5.4 不同形状闸片应力场对比分析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附录A 不同形状闸片结构因子优化程序第76-84页
附录B 不同形状闸片结构因子数据表第84-86页
附录C 不同形状闸片温度云图数据表第86-92页
附录D 不同形状闸片应力云图数据表第92-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轨道交通用空调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及仿真
下一篇:高铁车站设备维保监测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