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第二章 “网络水军”概述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网络水军的概念 | 第10页 |
第二节 网络水军的法律属性——网络公关还是网络广告?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网络水军的形态分类 | 第11-13页 |
一、舆论场域的网络水军 | 第11-12页 |
二、商业推广领域的网络水军 | 第12-13页 |
第三章 作为一种产业链的网络水军:以“三打哈网”为研究样本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内部产业链之分工 | 第13-15页 |
一、客户方 | 第13-14页 |
二、“三打哈”中介平台 | 第14-15页 |
三、网络推广服务商 | 第15页 |
四、受雇水军 | 第15页 |
第二节 外部产业链关联之角色 | 第15-17页 |
一、网站管理人员 | 第15-16页 |
二、网络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第16-17页 |
第四章 “网络水军”的法律关系建构——关系构造、行为违法性及责任承担方式 | 第17-25页 |
第一节 网络水军主体的法律关系构造 | 第17-21页 |
一、网络水军法律关系的宏观构造 | 第17-18页 |
二、网络水军法律关系的微观构造 | 第18-21页 |
第二节 网络水军行为的违法性分析——以竞争法为基本进路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网络水军主体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22-25页 |
一、民事责任的承担 | 第22-23页 |
二、行政责任的承担 | 第23页 |
三、刑事责任的承担 | 第23-25页 |
第五章 “网络水军”规制构想:一种协同治理思路 | 第25-30页 |
第一节 我国当前“网络水军”治理特征 | 第25-27页 |
(一)以“实名制”为抓手,构建预防性规制体系 | 第25-26页 |
(二)补充性立法,搭建结果性规制体系 | 第26页 |
(三)网络执法有据可依、有序衔接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当前“网络水军”规制困境 | 第27-30页 |
(一)行为规制为主,未形成专门立法 | 第27页 |
(二)现有立法保护分配不均、不统一 | 第27-28页 |
(三)网络水军行政执法困境 | 第28-3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0-31页 |
谢辞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