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管措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国有资产的界定 | 第9-11页 |
一、国有企业定义 | 第9页 |
二、国有企业的地位 | 第9页 |
三、其他性质企业 | 第9页 |
四、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 | 第9-11页 |
(一) 广义与狭义的解释 | 第9-10页 |
(二) 法条解释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国有资产流失 | 第11-14页 |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 | 第11页 |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 第11-14页 |
(一) 国有资产流失渠道的分析 | 第11-12页 |
(二) 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分析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国有资产处置流程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一、国有资产处置的概念 | 第14页 |
二、国有资产处置制度 | 第14-17页 |
(一) 国有资产统计报告 | 第14-15页 |
(二) 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 | 第15-16页 |
(三) 审批 | 第16页 |
(四) 立法规定 | 第16-17页 |
三、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化缺陷 | 第17-18页 |
(一) 弱视程序化 | 第17页 |
(二) 评估程序尚有欠缺 | 第17页 |
(三) 对重大资产处置程序控制不足 | 第17-18页 |
第四章 建立健全完善的国有资产处置监督机制 | 第18-23页 |
一、《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的监督 | 第18-19页 |
(一) 行政机关监督 | 第18页 |
(二) 审计监督 | 第18-19页 |
(三) 社会监督 | 第19页 |
二、处置前的事前监管 | 第19页 |
(一) 体制上的建设 | 第19页 |
(二) 行政方面 | 第19页 |
(三) 对管理者权力的约束 | 第19页 |
三、处置过程的事中监管 | 第19-20页 |
(一) 预算监管 | 第19-20页 |
(二) 抽查监管 | 第20页 |
四、处置后的事后纠正 | 第20-21页 |
(一) 处置结果备案 | 第20页 |
(二) 加强对社会的宣传 | 第20页 |
(三) 建立明确法律责任追究 | 第20-21页 |
五、对防止国有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流失的建议 | 第21-23页 |
(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监管完善 | 第21页 |
(二)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 第21页 |
(三) 防止内部人控制 | 第21-22页 |
(四) 增强企业党组织监督作用 | 第22页 |
(五) 加强企业设置监事会 | 第22页 |
(六) 建立责任追究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