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巯基与二硫键在聚合物胶体粒子中的应用 | 第9-16页 |
1.1.1 聚合物上二硫键的制备 | 第9-11页 |
1.1.2 聚合物上特殊官能团反应引入巯基 | 第11-12页 |
1.1.3 巯基的氧化与二硫键的还原 | 第12-14页 |
1.1.4 巯基与二硫键交换反应 | 第14-16页 |
1.2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 第16-18页 |
1.2.1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 | 第16页 |
1.2.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6-17页 |
1.2.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 | 第17-18页 |
1.2.4 聚合机理的转化 | 第18页 |
1.3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自组装胶束及交联胶束 | 第18-23页 |
1.3.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胶束体系 | 第18-19页 |
1.3.2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稳定性及交联方法 | 第19-23页 |
1.3.2.1 交联胶束的结构 | 第20-21页 |
1.3.2.2 交联胶束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以二硫键连接的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新方法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2页 |
2.2.1 试剂药品 | 第27-2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2.2.3.1 端基含有二硫吡啶基团的小分子ATRP引发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3.2 RAFT大分子链转移剂PS-RAFT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3.3 PS-S-S-Br的制备 | 第30页 |
2.2.3.4 PS-S-S-PHEMA嵌段聚合物的制备 | 第30页 |
2.2.3.5 PS-S-S-PHEMA的自组装 | 第30-31页 |
2.2.4 表征与测试条件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2.3.1 嵌段聚合物的表征 | 第32-35页 |
2.3.2 PS-S-S-Br引发HEMA单体的聚合动力学研究 | 第35-37页 |
2.3.3 PS-S-S-PHEMA自组装胶束的表征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蛋白质二硫键交联的温敏性聚合物壳交联胶束的制备 | 第39-55页 |
3.1 引言 | 第39-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5页 |
3.2.1 试剂药品 | 第4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2-45页 |
3.2.3.1 吡啶二硫甲基丙烯乙酰胺单体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3.2 RAFT大分子链转移剂PDEGMA-RAFT的制备 | 第43页 |
3.2.3.3 制备PDEGMA-b-P(PEGMA500-co-PDSMA) | 第43-44页 |
3.2.3.4 聚合物LCST的测定 | 第44页 |
3.2.3.5 还原牛血清白蛋白中的二硫键 | 第44页 |
3.2.3.6 BSA交联的温度响应性胶束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4 表征与测试条件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3.3.1 嵌段聚合物的表征 | 第45-47页 |
3.3.2 聚合物LCST的测定 | 第47-50页 |
3.3.3 PDEGMA-b-P(PEGMA500-co-PDSMA)自组装胶束的表征 | 第50-51页 |
3.3.4 BSA交联胶束的表征及其温度响应性研究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