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关于家庭结构变迁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家庭结构与金融资产配置关系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家庭结构的概念及类型 | 第18-19页 |
2.1.2 家庭资产与资产配置 | 第19-20页 |
2.2 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2页 |
2.2.1 家庭外部因素 | 第20-21页 |
2.2.2 家庭内部因素 | 第21-22页 |
2.3 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2.3.1 单期资产组合理论 | 第22-23页 |
2.3.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2.3.3 代际转移理论 | 第24-25页 |
2.4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机制分析 | 第25-28页 |
2.4.1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2.4.2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渠道分析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家庭结构与金融风险资产的现状分析 | 第28-39页 |
3.1 中国家庭结构的特征分析 | 第28-34页 |
3.1.1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 | 第28-32页 |
3.1.2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 | 第32-34页 |
3.2 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特征分析 | 第34-39页 |
3.2.1 金融风险资产配置总体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3.2.2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3.2.3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第4章 家庭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 第39-53页 |
4.1 样本与变量选择 | 第39-41页 |
4.1.1 样本来源与选择 | 第39页 |
4.1.2 变量选取与描述 | 第39-41页 |
4.2 模型构建及说明 | 第41-43页 |
4.2.1 风险资产参与模型:Logit模型 | 第42页 |
4.2.2 风险资产比例模型:Tobit模型 | 第42页 |
4.2.3 机制检验模型 | 第42-43页 |
4.3 计量与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4.3.1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 第43-46页 |
4.3.2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 第46-48页 |
4.4 稳健性检验与机制检验 | 第48-53页 |
4.4.1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分析 | 第48-49页 |
4.4.2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持有与占比的机制检验 | 第49-51页 |
4.4.3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持有与占比的机制检验 | 第51-53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5.2.1 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 第54页 |
5.2.2 推动教育改革制度 | 第54-55页 |
5.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5页 |
5.2.4 健全收入分配制度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