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家庭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关于家庭结构变迁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关于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家庭结构与金融资产配置关系的研究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第18-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家庭结构的概念及类型第18-19页
        2.1.2 家庭资产与资产配置第19-20页
    2.2 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0-22页
        2.2.1 家庭外部因素第20-21页
        2.2.2 家庭内部因素第21-22页
    2.3 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研究的基本理论第22-25页
        2.3.1 单期资产组合理论第22-23页
        2.3.2 生命周期理论第23-24页
        2.3.3 代际转移理论第24-25页
    2.4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机制分析第25-28页
        2.4.1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作用机理第25-26页
        2.4.2 家庭结构影响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渠道分析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家庭结构与金融风险资产的现状分析第28-39页
    3.1 中国家庭结构的特征分析第28-34页
        3.1.1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第28-32页
        3.1.2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第32-34页
    3.2 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特征分析第34-39页
        3.2.1 金融风险资产配置总体情况分析第34-35页
        3.2.2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影响的现状分析第35-37页
        3.2.3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影响的现状分析第37-39页
第4章 家庭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第39-53页
    4.1 样本与变量选择第39-41页
        4.1.1 样本来源与选择第39页
        4.1.2 变量选取与描述第39-41页
    4.2 模型构建及说明第41-43页
        4.2.1 风险资产参与模型:Logit模型第42页
        4.2.2 风险资产比例模型:Tobit模型第42页
        4.2.3 机制检验模型第42-43页
    4.3 计量与结果分析第43-48页
        4.3.1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第43-46页
        4.3.2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第46-48页
    4.4 稳健性检验与机制检验第48-53页
        4.4.1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分析第48-49页
        4.4.2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持有与占比的机制检验第49-51页
        4.4.3 家庭居住关系结构对金融风险资产持有与占比的机制检验第51-53页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3-56页
    5.1 主要结论第53-54页
    5.2 政策建议第54-56页
        5.2.1 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第54页
        5.2.2 推动教育改革制度第54-55页
        5.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55页
        5.2.4 健全收入分配制度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
下一篇:金融抑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配置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