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符号说明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0-4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1.2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研究现状 | 第21-34页 |
1.2.1 理论研究进展 | 第23-30页 |
1.2.2 实验研究进展 | 第30-34页 |
1.3 影响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的因素 | 第34-42页 |
1.3.1 含不凝气体蒸汽特性 | 第34-39页 |
1.3.2 凝结表面特性 | 第39-42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42-46页 |
第二章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强化的机理分析 | 第46-58页 |
2.1 含不凝气体蒸汽冷凝液形态对气相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46-53页 |
2.1.1 液滴稳定条件 | 第48-53页 |
2.1.2 冷凝剪切液膜流的非稳定性 | 第53页 |
2.2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过程的场协同分析 | 第53-56页 |
2.2.1 场协同机制强化含不凝气体蒸汽的传热过程 | 第54-55页 |
2.2.2 场协同机制强化含不凝气体蒸汽的传质过程 | 第55-56页 |
2.3 凝结表面特性对传热传质的影响 | 第56-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竖壁外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的数值分析 | 第58-80页 |
3.1 物理模型 | 第59-60页 |
3.2 VOF模型选择及简化 | 第60-67页 |
3.2.1 控制方程组 | 第61-62页 |
3.2.2 边界条件 | 第62-63页 |
3.2.3 源项 | 第63-64页 |
3.2.4 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64-65页 |
3.2.5 VOF模型中源项UDF的编写 | 第65-67页 |
3.3 网格绘制及计算方法 | 第67-69页 |
3.3.1 近壁面处理 | 第67-68页 |
3.3.2 网格绘制及独立性分析 | 第68-69页 |
3.3.3 计算方法 | 第69页 |
3.4 模型有效性 | 第69-71页 |
3.5 数值结果分析 | 第71-78页 |
3.5.1 浓度分布 | 第71-73页 |
3.5.2 速度分布 | 第73-76页 |
3.5.3 局部凝结表面传热系数 | 第76-77页 |
3.5.4 凝结液膜厚度 | 第77-7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四章 竖壁外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模型 | 第80-106页 |
4.1 含不凝气体蒸汽在竖直壁面外冷凝传热过程分析 | 第80-87页 |
4.1.1 液膜层传热过程分析 | 第83-85页 |
4.1.2 气相扩散层传热过程分析 | 第85-87页 |
4.2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模型的建立 | 第87-92页 |
4.2.1 简化假设 | 第88-89页 |
4.2.2 冷凝液膜区平均凝结表面传热系数 | 第89-90页 |
4.2.3 气相扩散层对流传热系数 | 第90页 |
4.2.4 气相扩散层凝结传热系数 | 第90-92页 |
4.3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第92-98页 |
4.3.1 液膜波动 | 第92-95页 |
4.3.2 抽吸效应 | 第95-97页 |
4.3.3 混合对流 | 第97-98页 |
4.4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模型的求解 | 第98-99页 |
4.5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模型可靠性分析 | 第99-10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3-106页 |
第五章 竖壁外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第106-136页 |
5.1 实验系统设计 | 第107-110页 |
5.1.1 混合蒸汽系统 | 第107-108页 |
5.1.2 冷却水系统 | 第108页 |
5.1.3 实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5.1.4 冷凝水系统 | 第109页 |
5.1.5 高速摄像系统 | 第109页 |
5.1.6 实验数据测量及采集系统 | 第109-110页 |
5.2 实验数据处理 | 第110-112页 |
5.3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第112-113页 |
5.4 实验系统可靠性验证 | 第113-114页 |
5.5 凝结形态分析 | 第114-116页 |
5.6 影响凝结特性的因素及规律分析 | 第116-125页 |
5.6.1 不凝气体质量分数的影响 | 第116-120页 |
5.6.2 壁面过冷度的影响 | 第120-123页 |
5.6.3 系统压力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5.6.4 混合蒸汽入口速度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5.7 与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125-127页 |
5.8 含不凝气体蒸汽凝结传热实验关联式 | 第127-134页 |
5.8.1 现有实验关联式 | 第127-129页 |
5.8.2 新建实验关联式 | 第129-130页 |
5.8.3 与已有关联式的比较 | 第130-132页 |
5.8.4 与实验值的比较 | 第132-134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36-142页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6-139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39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139-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6-1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