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8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1.3.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7-28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8-3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32-4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32-35页 |
2.1.1 集体林 | 第32页 |
2.1.2 产权与集体林产权 | 第32-33页 |
2.1.3 农户林地经营行为 | 第33-35页 |
2.1.4 林地经营绩效 | 第3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5-40页 |
2.2.1 产权理论 | 第35-38页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第38-39页 |
2.2.3 农户行为决策理论 | 第39-40页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40-44页 |
2.3.1 产权影响行为的逻辑 | 第40-41页 |
2.3.2 集体林产权影响农户经营行为的分析框架 | 第41-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集体林产权制度背景下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现状分析 | 第45-68页 |
3.1 集体林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45-49页 |
3.1.1 改革开放前的林权改革 | 第45-46页 |
3.1.2 林业“三定”改革 | 第46-48页 |
3.1.3 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 | 第48-49页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第49-52页 |
3.2.1 数据来源 | 第49-50页 |
3.2.2 农户基本特征 | 第50-51页 |
3.2.3 村庄基本特征 | 第51-52页 |
3.3 农户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知 | 第52-56页 |
3.3.1 农户对村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的认知 | 第52-53页 |
3.3.2 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影响的认知 | 第53-54页 |
3.3.3 农户对集体林产权的认知 | 第54-56页 |
3.4 集体林产权制度背景下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现状 | 第56-66页 |
3.4.1 农户林地投资情况 | 第56-58页 |
3.4.2 农户林地流转情况 | 第58-63页 |
3.4.3 农户林业劳动力配置情况 | 第63-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投资行为影响分析 | 第68-83页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68-69页 |
4.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第69-72页 |
4.2.1 Double-Hurdle模型构建 | 第69-70页 |
4.2.2 变量选择 | 第70-72页 |
4.3 不同生产环节投入的描述性分析 | 第72-74页 |
4.3.1 不同生产环节投入情况 | 第72-73页 |
4.3.2 不同生产环节农户的产权认知状况 | 第73页 |
4.3.3 不同产权认知下农户各生产环节投入状况 | 第73-74页 |
4.4 计量结果分析 | 第74-81页 |
4.4.1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除杂环节投入的影响 | 第74-77页 |
4.4.2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施肥环节投入的影响 | 第77-79页 |
4.4.3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采伐环节投入的影响 | 第79-81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81-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影响分析 | 第83-95页 |
5.1 影响机理分析 | 第83-85页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第85-88页 |
5.2.1 实证模型构建 | 第85页 |
5.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第85-88页 |
5.3 集体林产权认知与林地流转情况 | 第88-89页 |
5.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89-93页 |
5.4.1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 第91页 |
5.4.2 其他因素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 第91-93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9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业劳动力配置行为影响分析 | 第95-107页 |
6.1 作用机制分析 | 第95-96页 |
6.2 模型识别与变量选取 | 第96-99页 |
6.2.1 模型识别与估计方法 | 第96页 |
6.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第96-99页 |
6.3 集体林产权认知与林业劳动力配置状况 | 第99-100页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0-105页 |
6.4.1 集体林产权对林业劳动力比重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6.4.2 集体林产权对林业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6.5 稳健性检验 | 第10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七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经营绩效影响分析 | 第107-125页 |
7.1 集体林产权影响林地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107-108页 |
7.2 实证模型设定与描述性分析 | 第108-113页 |
7.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第108-111页 |
7.2.2 描述性统计 | 第111-113页 |
7.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113-122页 |
7.3.1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产出的影响 | 第113-117页 |
7.3.2 中介效应检验 | 第117-119页 |
7.3.3 农户林地生产效率的测算 | 第119-121页 |
7.3.4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生产效率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7.4 稳健性检验 | 第122-123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5-132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25-128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128-130页 |
8.2.1 继续深化林权主体改革 | 第128页 |
8.2.2 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 | 第128-129页 |
8.2.3 关注农户的产权主观感知 | 第129页 |
8.2.4 营造良好村庄环境 | 第129-130页 |
8.2.5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 第130页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
作者简介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