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2007-2017)

内容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52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6-23页
        一、污染无国界:气候风险的全球化特征第17-18页
        二、从环境议题到政治议题:气候变化进入全球政治话语体系第18-20页
        三、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新向度第20-23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23-25页
    第三节 理论资源:话语、权力与国家形象第25-33页
        一、国家形象的知识权力论第25-27页
        二、话语与权力——意义的生产与建构第27-30页
        三、框架理论——媒介话语的运作方式第30-33页
    第四节 核心概念:气候变化与国家形象第33-41页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的概念界定第33-35页
        二、形象、国家形象的内涵厘清第35-38页
        三、气候变化报道建构国家形象的内涵维度第38-41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41-48页
        一、研究思路第41-43页
        二、研究方法第43-48页
            (一)语料库方法与话语分析第43-45页
            (二)社会网络分析第45-46页
            (三)文献计量学分析第46-47页
            (四)内容分析第47-48页
    第六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48-52页
        一、研究内容第48-50页
        二、创新之处第50-52页
第二章 气候变化报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第52-71页
    第一节 气候变化报道研究知识图谱第52-62页
        一、国内外气候变化报道研究的知识谱系第52-57页
        二、气候变化议题的媒介建构:新闻运作的框架分析第57-61页
        三、气候变化报道中的话语与权力:生态话语批评视域第61-62页
    第二节 气候变化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第62-70页
        一、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关系研究第63-64页
        二、气候变化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64-68页
        三、中国气候变化问题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第68-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三章 谁在形塑中国?——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第71-99页
    第一节 谁在说: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的编码者及信源分析第72-80页
        一、来源媒体分布广泛,但新闻报道仍集中于国际主流新闻媒体第72-78页
        二、消息来源分布:西方视角下的中国气候变化议题建构第78-80页
    第二节 谁在主导: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媒体间转引关系分析第80-90页
        一、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新闻通讯社控制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的消息源第83-86页
        二、《纽约时报》《卫报》等西方媒体控制着媒体转引的传播渠道第86-87页
        三、中国媒体在影响国际媒体报道上存在明显式微第87-90页
    第三节 全球语境: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中中国与地缘政治国家的互动关系第90-98页
        一、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的国家间互动呈现国家分布广泛、地域多样化特征第92-94页
        二、中美关系、中印关系成为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语境第94-96页
        三、印度、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成为国家间互动的重要纽带国家第96-98页
    小结第98-99页
第四章 如何形塑中国?——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建构第99-143页
    第一节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的媒介话语生产第99-111页
        一、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的议题分布:中国气候外交议题的关注度最高第99-103页
        二、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的报道类型:事件性框架为主,凸显气候变化议题的政治性和经济性第103-105页
        三、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的报道倾向:负面报道为主,正面报道所占比例逐年波动上升第105-111页
    第二节 中国气候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第111-119页
        一、意象性话语生产:“危机四伏的中国”第112-114页
        二、责任归属框架下的多重话语置换:从气候威胁到资源争夺第114-115页
        三、区域形象建构:“地理景观”与国家想象第115-119页
    第三节 中国政府气候治理议题的媒介建构第119-127页
        一、中国政府气候治理政策的制度化风险建构第119-121页
        二、中国政府气候治理立场:巩固政权统治第121-123页
        三、从气候议题到经济议题:新能源领域领导者第123-127页
    第四节 中国气候外交议题的媒介建构第127-135页
        一、建立“中国—美国”联想序列:相似性与差异性第127-130页
        二、地缘政治叙事框架下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第130-131页
        三、中国政府官员气候外交形象:从强硬傲慢到责任精神第131-135页
    第五节 中国民众气候保护议题的媒介建构第135-141页
        一、“中国民众”:气候保护意识薄弱第135-137页
        二、“中国民众”与“中国政府”:矛盾重重第137-138页
        三、“我们”与“他们”的意识形态方阵建构第138-141页
    小结第141-143页
第五章 结论:优化外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思考第143-166页
    第一节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第143-155页
        一、媒介因素——消息源选择影响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倾向……第143-149页
        二、经济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强调程度影响中国气候生态议题建构第149-151页
        三、地缘政治因素——气候变化科学议题背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第151-155页
    第二节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第155-161页
        一、危机的中国第157-158页
        二、威胁的中国第158-160页
        三、领先的中国第160-161页
    第三节 中国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第161-166页
        一、运用气候正义话语框架阐释中国立场,争夺中国气候话语权第162-163页
        二、加强气候问题多传播主体联动,开展气候公共外交第163-164页
        三、重视气候生态公民形象建构,讲述中国气候治理故事第164-166页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第166-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7页
附录第177-207页
    附录一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2007-2017)”新闻语料库第177-200页
    附录二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2007-2017)”编码表第200-202页
    附录三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媒体间转引关系社会网络分析的节点及关系向量编码第202-205页
    附录四 国外纸媒涉华气候变化报道中中国与地缘政治国家(或地区)间互动关系社会网络分析的节点及关系向量编码第205-207页
后记第207-211页
作者学位攻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1-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地产权、村庄民主对农户林业投入及收入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