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取水、引水工程论文--泵站论文

泵站封闭式进水池顶板附壁涡流动机理及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6-21页
        1.2.1 进水池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第16-17页
        1.2.2 漩涡形成机理及模式研究第17-18页
        1.2.3 进水口漩涡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第18-19页
        1.2.4 漩涡模拟比尺效应研究第19页
        1.2.5 进水池消涡研究第19-20页
        1.2.6 进水池几何参数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封闭式进水池数值模拟方法及实验验证第23-42页
    2.1 数值模拟方法第23-29页
        2.1.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第23页
        2.1.2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第23-24页
        2.1.3 空间离散的格式第24页
        2.1.4 控制方程组的求解第24-25页
        2.1.5 湍流模型第25-29页
        2.1.6 网格剖分方法第29页
    2.2 封闭式进水池数值模拟方法及实验验证第29-41页
        2.2.1 封闭式进水池计算模型第29-31页
        2.2.2 计算网格第31-33页
        2.2.3 湍流模型第33-41页
    2.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封闭式进水池流动特性及水力性能实验第42-57页
    3.1 实验装置设计第42-44页
    3.2 水力性能实验采集方法第44-49页
        3.2.1 数据采集仪器第44-45页
        3.2.2 测量不确定度第45-47页
        3.2.3 水力性能第47-49页
    3.3 高频压力脉动采集第49-51页
        3.3.1 采集仪器第49-50页
        3.3.2 测点布置及压力采集方法第50-51页
    3.4 压力脉动数据处理方法第51-54页
        3.4.1 压力脉动信号的采集第51页
        3.4.2 压力脉动频域提取方法第51-53页
        3.4.3 相关分析方法第53-54页
    3.5 采样时间对压力脉动特性影响第54-55页
    3.6 顶板附壁涡流动观测第55页
    3.7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封闭式进水池顶板附壁涡流动特性第57-88页
    4.1 顶板附壁涡形态及演化第57-63页
        4.1.1 顶板附壁涡形态第57-58页
        4.1.2 顶板附壁涡的演化第58-63页
    4.2 顶板附壁涡压力脉动频域特性第63-71页
        4.2.1 无可见涡时段第64-67页
        4.2.2 顶板附壁涡发生时段第67-71页
    4.3 顶板附壁涡压力脉动时域特性第71-74页
    4.4 非定常数值模拟第74-84页
        4.4.1 边界条件第74页
        4.4.2 顶板附壁涡分布特性第74-78页
        4.4.3 壁面涡量场分布特性第78-83页
        4.4.4 喇叭口流态第83-84页
    4.5 顶板附壁涡形成机理第84-86页
    4.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封闭式进水池顶板附壁涡发生影响因素第88-110页
    5.1 流量对顶板附壁涡的影响第88-98页
        5.1.1 实验工况第88页
        5.1.2 不同流量下顶板附壁涡出现的统计规律第88-89页
        5.1.3 不同流量工况下顶板的压力场特性第89-94页
        5.1.4 不同流量工况下顶板的压力频谱特性第94-98页
    5.2 来流水深对顶板附壁涡的影响第98-104页
        5.2.1 实验工况第98页
        5.2.2 不同水深工况顶板附壁涡出现的统计规律第98-99页
        5.2.3 不同水深工况下顶板的压力场特性第99-101页
        5.2.4 不同水深工况下顶板的压力频谱特性第101-104页
    5.3 顶板高度对顶板附壁涡的影响第104-109页
        5.3.1 实验观测第104-105页
        5.3.2 顶板高度对顶板压力场的影响第105-107页
        5.3.3 顶板高度对顶板的压力频谱的影响第107-109页
    5.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六章 封闭式进水池顶板附壁涡消涡方法第110-149页
    6.1 W形后壁几何参数对消涡效果影响第110-122页
        6.1.1 研究方案第110-112页
        6.1.2 近壁面流场及涡量场特性第112-120页
        6.1.3 内流场特性及水力特性第120-122页
    6.2 不同后壁形式对消涡效果影响第122-136页
        6.2.1 研究方案第122-125页
        6.2.2 近壁面流场及涡量特性第125-132页
        6.2.3 内流场特性及水力特性第132-134页
        6.2.4 实验验证第134-136页
    6.3 壁面栅条消涡方法第136-147页
        6.3.1 研究方案第136-137页
        6.3.2 近壁面流场及涡量特性第137-144页
        6.3.3 内流场特性及水力特性第144-146页
        6.3.4 实验验证第146-147页
    6.4 本章小结第147-14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9-152页
    7.1 结论第149-150页
    7.2 创新点第150-151页
    7.3 展望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0页
致谢第160-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62-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蛇藤提取物通过DJ-1调控肿瘤干样细胞抑制人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中子成像和X射线CT的低渗砂岩非饱和渗流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