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3-33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3-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0页 |
1.2.1 砂岩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2 中子成像技术在岩土实验中的应用现状 | 第21-24页 |
1.2.3 岩土介质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第30-31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2 岩土介质非饱和渗流理论 | 第33-41页 |
2.1 自发渗吸吸水性系数模型 | 第33-36页 |
2.1.1 吸水性系数毛管束模型 | 第33-35页 |
2.1.2 吸水性系数三维分形模型 | 第35-36页 |
2.2 非饱和扩散函数模型 | 第36-39页 |
2.2.1 基于Matano's方法的非饱和扩散系数计算 | 第36-37页 |
2.2.2 非饱和扩散函数Meyer-Warwick模型 | 第37页 |
2.2.3 非饱和扩散函数分形模型 | 第37-39页 |
2.3 吸水性系数和毛细管系数关系模型 | 第39-41页 |
3 中子二维成像技术及图像分析 | 第41-51页 |
3.1 中子二维成像原理及图像分析 | 第42-44页 |
3.2 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成像测试平台 | 第44-45页 |
3.3 中子散射及束线硬化影响评估与纠正 | 第45-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低渗砂岩吸水性系数研究 | 第51-69页 |
4.1 低渗砂岩物性及微观结构表征 | 第51-53页 |
4.2 低渗砂岩孔隙结构的X射线CT成像研究 | 第53-59页 |
4.3 低渗砂岩渗吸中子成像实验及图像分析 | 第59-62页 |
4.4 结果和讨论 | 第62-68页 |
4.4.1 润湿锋位置测定及演化 | 第62-65页 |
4.4.2 低渗砂岩孔隙结构对吸水性系数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3 低渗砂岩最大毛细管直径研究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低渗砂岩非饱和扩散函数研究 | 第69-89页 |
5.1 低渗砂岩样品描述及水力学参数确定 | 第69-72页 |
5.2 基于中子图像的砂岩动态含水率测定 | 第72-74页 |
5.3 低渗砂岩非饱和扩散函数计算 | 第74-79页 |
5.4 低渗砂岩动态含水率分布图 | 第79-82页 |
5.5 细砂岩吸水性系数和毛细管系数关系研究 | 第82-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6 裂隙砂岩自发渗吸中子成像研究 | 第89-101页 |
6.1 裂隙砂岩样品表征 | 第89-92页 |
6.2 裂隙砂岩渗吸中子成像实验 | 第92页 |
6.3 裂隙砂岩吸水性系数分析 | 第92-96页 |
6.4 裂隙砂岩毛细管系数分析 | 第96-97页 |
6.5 裂隙砂岩渗吸动态含水率分布特征 | 第97-10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101-10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1-103页 |
7.2 创新点 | 第103页 |
7.3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