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问题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9-20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第22-28页 |
2.1 医疗保险的福利效应理论概述 | 第22-24页 |
2.1.1 医疗保险福利效应的内涵 | 第22页 |
2.1.2 医疗保险福利效应的研究角度 | 第22-23页 |
2.1.3 医疗保险福利效应的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2.2 指标及模型构建 | 第24-27页 |
2.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25页 |
2.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抽样方式及样本情况 | 第28-34页 |
3.1 抽样方式 | 第28-29页 |
3.1.1 问卷调查 | 第28页 |
3.1.2 样本选取和样本量 | 第28-29页 |
3.2 样本情况 | 第29-32页 |
3.2.1 总体描述 | 第29-30页 |
3.2.2 收入金额分层描述 | 第30-31页 |
3.2.3 政策知晓度分层描述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实证调查与分析 | 第34-62页 |
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4.1.1 信度分析 | 第34-35页 |
4.1.2 效度分析 | 第35页 |
4.2 医疗服务利用效应分析 | 第35-45页 |
4.2.1 医疗服务利用描述性分析 | 第36-37页 |
4.2.2 门诊机构选择描述性分析 | 第37-38页 |
4.2.3 医保转接与否的医保补偿水平对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 | 第38-41页 |
4.2.4 医保转接与否的住院补偿水平对住院天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5 医保转接与否的门诊补偿水平对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6 医保转接与否的补偿比例对健康辅助医疗利用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7 利用效应分析小结 | 第44-45页 |
4.3 医疗服务价格效应分析 | 第45-54页 |
4.3.1 医疗服务价格描述性分析 | 第45-47页 |
4.3.2 医保转接与否的住院补偿水平对均次住院费用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3 医保转接与否的补偿水平对住院费用自付比例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4 医保转接与否的门诊补偿水平对均次门诊费用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5 价格效应分析小结 | 第53-54页 |
4.4 医疗服务消费效应分析 | 第54-55页 |
4.4.1 医保转移政策对住院消费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2 医保转接政策对门诊消费的影响 | 第55页 |
4.4.3 医保转接政策对零星医疗费用的影响 | 第55页 |
4.5 非医疗服务消费效应分析 | 第55-60页 |
4.5.1 家庭非医疗消费支出的描述性分析 | 第55-57页 |
4.5.2 医保转接与否的补偿水平对人年均娱乐教育支出的影响 | 第57-58页 |
4.5.3 医保转接与否的补偿水平对人年均储蓄额的影响 | 第58-60页 |
4.5.4 非医疗服务消费效应分析小结 | 第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总结 | 第62-64页 |
5.1.1 研究结果总结 | 第62-63页 |
5.1.2 分析与建议 | 第63-64页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1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