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学术界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一)学术界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二)目前学术界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三、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5-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第一部分 统一战线思想概述 | 第18-28页 |
一、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8-24页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一战线思想 | 第18-21页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统一战线思想 | 第21-23页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一战线思想 | 第23-24页 |
二、新时代统一战线相关理论问题 | 第24-28页 |
(一)统一战线的含义 | 第24-25页 |
(二)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页 |
(三)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 | 第25-28页 |
第二部分 统一战线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28-36页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 第28-29页 |
(一)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 第28-29页 |
(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小康社会 | 第29页 |
(三)实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小康社会 | 第29页 |
二、统一战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 | 第29-30页 |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的基础 | 第29-30页 |
(二) 统一战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力量和支持 | 第30页 |
三、统一战线在全面建成康社会中的作用 | 第30-36页 |
(一)统一战线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第31页 |
(二)统一战线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三)统一战线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第32-33页 |
(四)统一战线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五)统一战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第34-36页 |
第三部分 统一战线服务全面从严治党 | 第36-46页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 第36-39页 |
(一) 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 | 第37-38页 |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 第38-39页 |
二、统一战线与从严治党的历史联系 | 第39-42页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从严治党思想历来与统一战线相联系 | 第39-40页 |
(二)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 | 第40-42页 |
三、统一战线服务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选择 | 第42-46页 |
(一)画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同心圆 | 第42-43页 |
(二)探索统一战线的规律 | 第43页 |
(三)打造统一战线命运共同体 | 第43-44页 |
(四)规范统一战线纪律 | 第44-46页 |
第四部分 统一战线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 | 第46-54页 |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 第46-48页 |
(一)协商民主的治理价值 | 第46-47页 |
(二)协商民主反映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 | 第47页 |
(三)协商民主的特征 | 第47-48页 |
二、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联系 | 第48-51页 |
(一)民主联合战线的建立 | 第48-49页 |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 第49-50页 |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第50页 |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 第50-51页 |
三、新时代统一战线助推协商民主发展 | 第51-54页 |
(一)统一战线为协商民主提供制度载体 | 第52页 |
(二)统一战线为协商民主提供汇集精英的智力优势 | 第52-53页 |
(三) 统一战线为协商民主提供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8页 |